飞龙使 作品

一百一十六章 摩云来袭(第2页)

他凝视着台下的众人,沉默片刻后,终于开口说道:“诸位,敌人即将来袭,大伙都说说看,我们应当如何应对?”

高仁厚率先站了出来,朗声道:“大王,《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如今敌军人数仅有我方两倍,我们只需加固城防,坚守城池,便可立于不败之地。坚守不出,对方补给跟不上,用不了多久,便能不战而胜。”

李倚听后微微点头,高仁厚提出的策略确实较为稳妥和保险,毕竟李罕之虽然以人肉为军粮,但永宁周边的县城几乎都已无人烟,即便有流民想要前来投奔永宁,也难以支撑他那八千士兵的吃喝需求。

而且,城外的农田刚刚收获完毕,尚未播种,这意味着李罕之要想找到足够的补给来长时间围城几乎是不可能的。相比之下,他们城内的粮食若能节省使用,坚持一个多月应该不成问题。

然而,李振却摇了摇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大王,我认为我们既然占据了地利之便,就应该主动出击。敌人长途行军至此,必定疲惫不堪,此时我们趁他们立足未稳,先给予他们迎头痛击。

若是成功,那么围城之困自然就解除了;即便失败,我们也可以迅速退回城内进行防御。”

李振的这个方法显然更具冒险性,如果能够成功实施,说不定真的能一举战胜敌人。但根据史书记载,李罕之并非那种有勇无谋的人,所以这个方法的风险确实比较大。

果然张全义马上开口说道:“李罕之这个人,不仅勇猛无畏,而且还有谋略,在行军打仗方面确实有一些真本事,恐怕不会轻易给我们这样的机会。

不过,他有一个极其致命的缺点,那就是生性多疑猜忌。不知道我们是否可以利用这一点来对付他呢?”

张全义与李罕之共事多年,对他的性格特点还是比较了解的。所以,当他提出这个建议时,李倚也不得不慎重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