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龙使 作品

二百四十五章 请愿书(第2页)

今凤翔危局:

若委庸才,则陇右门户洞开,吐蕃、党项必长驱直入;

留茂贞镇守,可固三辅之防,卫长安于磐石。

臣等冒死上表,乞陛下念凤翔百万生灵,授李将军旌节,则国家幸甚!苍生幸甚!

文德元年(888年)三月凤翔军民商贾谨奏

看完后,李倚露出了一抹笑容。这份请愿书简直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仿佛如果僖宗不留下李茂贞担任节度使,那就是违背了天理,天理难容一般。

不仅如此,这请愿书上还有数千名军民商贾的签名和手印,密密麻麻,让人一眼看去便知其声势浩大。这无疑是给李茂贞增加了更多的筹码,使得他的请求显得更加合理合法。

李倚不禁感叹,以前他只是在史书中读到过唐末时期藩镇割据的情况,那些藩镇将领们在夺取权力、自任留后之后,往往会装模做样的请求朝廷派人过来接任。

等到朝廷真的派人去接任时,他们便会使出请愿书这一招,以此来向朝廷施压。没想到,今天自己竟然也能亲眼目睹这样的场景。

不过,李茂贞的反应倒是相当迅速。他在调兵遣将的同时,立刻就展开了舆论反击。显然,他对这种情况早有预料,并已经做好了应对的准备。

只是这毕竟是唐末,舆论虽然有用,但也并非万能。只有在你手中握有强大的武力,并且你的对手没有足够的反击能力时,舆论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而李倚显然不是一个任人揉捏的软柿子,他手中有着天子的诏书,他才是名正言顺的一方。

这可不是李茂贞挟持了凤翔的部分军民来写请愿书,也不是他雇佣了一群地痞流氓去冲击几位宰相的车驾,更不是他四处宣扬亲王担任节度使有违祖制就能阻止这件事情的发生。

“皇兄,看来这李茂贞还真是深得民心啊。”李倚嘴角泛起一抹讥讽的笑容,嘲讽地说道。

僖宗无奈地苦笑一声,叹息道:“岂止如此,以宰相张濬为首,朝中还有一部分文武官员这几日也纷纷向我上奏,声称我让你上任节度使一职是违反祖制的。不过,我都将这些奏章给压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