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龙使 作品

二百三十四章 赏赐(第2页)

只是僖宗这一出意外,却让原本喜庆的回京之旅蒙上了一层阴影。原本应该是欢声笑语、热闹非凡的场面,此刻却变得异常凝重。

文武百官们站在宫殿外,看着虚弱至极的僖宗,心中都不禁涌起一股忧虑。他们开始暗自琢磨着帝国的未来,思考着下一任皇帝的人选可能性。

李倚颇有些无奈,原本准备的入城仪式也只得取消。

而进城之后,按照计划,杨复恭的神策军开始与李倚的军队进行防务交接。

交接过程却异常顺利,双方都对彼此的安排心知肚明。

由于李振还在出使的路上,他所派出的前往扶风和麟游两镇的使者也在路上。面对这种情况,李倚决定暂时留在长安城中,静观其变。

所以完成交接后,李倚并没有立刻带领军队撤出长安城,也没有继续留在永兴坊。而是率领军队占据了早已废弃许久的兴庆宫,并将其作为自己的军营。

对于李倚的这一举动,杨复恭并没有加以阻拦。

毕竟,他的两位义侄的大军此刻就驻扎在长安城外,宫城和皇城也都已经回到了他的手中,他自然有足够的底气,并不惧怕李倚会耍什么花招。

而对于长安城内的百姓们来说,僖宗的再次归来,几乎没有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影响。

这些百姓们早已适应了长安城内没有主人的生活状态,在过去的八年里,僖宗在长安停留的时间仅仅只有短短数月而已。

如果说第一次僖宗逃离长安时,还有部分百姓对他抱有一丝希望的话,那么第二次他的出逃则彻底让留守长安的百姓们感到失望至极。

对长安的百姓而言,这位皇帝每次的逃跑都给长安城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使他们饱受苦难。

在这样的情况下,又怎能让他们对这位总是逃跑的皇帝产生任何良好的印象呢?

而且无论僖宗是否归来,长安城的状况都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百姓们的生活依旧困苦不堪,他的回归似乎并不能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任何实质性的改善。

更有甚者,一些喜欢看热闹不嫌事大的长安百姓,甚至开始打赌猜测僖宗下一次从长安出逃的具体时间。

翌日,僖宗缓缓睁开双眼,感受到一股久违的轻松。在御医们的精心调理下,再加上回到长安的喜悦心情,他的身体竟然奇迹般地又恢复了一些。

僖宗心情愉悦,决定亲自前往承天门,先是宣布了大赦天下,然后改年号为文德。

紧接着,僖宗回到朝堂,开始大肆封赏有功之臣。首先就是左右神策十军观军容使、左金吾卫上将军、左右街功德使、上柱国、弘农郡开国公杨复恭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