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共勉之

对于章腾所言,嬴庆非常理解,若不是他知道历史走向,他也会是这种想法。

义军要从一无所有到推翻旧朝,那是千难万难,而历史也是如此证明的。

明末的农民起义,规模宏大,却依旧被明军一次次横扫,历经十多年,才扭转局面。

若非明朝同时有外患存在,明末的农民起义,这段历史很可能是另一种结局。

毕竟,辽东方向,牵制住了明朝大部分的战争潜力。

嬴庆想了想,对章腾说道:“大明看似强大,实则亦是内忧外患。

内部党争激烈,空耗国力,藩王、勋贵、士绅、地主等人,都在大力的兼并土地,如今已是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外有建州女真、蒙古鞑靼、沿海倭寇等势力,明朝需要派兵严防死守,这些都在消耗大明的国力。朝廷财政吃紧,军饷时常拖欠,待战事起,朝廷只能加派税收。

然而,如今大明境内天灾不断,已经有很多人活不下去,一旦加派税收,那便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没有活路,选择揭竿而起。

内部生乱,朝廷又要派兵平定内部,钱粮必然不足,必然又对百姓加征,百姓愈发活不下去。

如此往复循环,便陷入了死局,天下大乱不久矣!”

章腾愣愣的看着嬴庆,心中十分震惊,他万万没想到,嬴庆竟然能将明朝的情况看得这般清晰。

他在榆林从军一段时间,加上一些经历,也是知道一些大明面临的问题,但却没有这么多。

此刻,他不由得对嬴庆佩服起来。

于是,他忍不住开口问道:“倘若有一天……你希望天下是什么样子的?”

嬴庆没有犹豫,脱口而出:“笼统一点说,那就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稍微细致一点,那就是人人有田地、有饭吃、有衣穿、有书读……老有所养、幼有所教……总而言之,我的目标就是天下大同。”

他说了很多,但大部分都是新华夏已经实现或者正在实现的,他就是照着形容一番,这样的美好人间景象,对明末穷苦的人,吸引力不要太大。

“好一个天下大同!”章腾顾不得身上的伤势,对着嬴庆拱手:“此生若能见到你说的那番景象,我纵然背上反贼的千古骂名,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