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重阳节

九月的风已褪尽暑气,裹挟着山野间松针的凛冽与果园里文柚果的熟香,拂过平碟镇的屋檐。

重阳的晨光清透,将妙香斋后院那几株怒放的黄菊染得愈发璀璨,金浪翻涌,引得狗仔包绕着花丛打转,湿润的鼻尖翕动着,试图将那清冽的芬芳全数吸入腹中。

“狗仔包,莫急,待会儿登高,山上的野菊才叫一个盛!”银朱笑着将几屉刚蒸好的松软米糕端出厨房,清甜的米香混合着枣泥与豆沙的暖意氤氲开来。

她的霜奶仙头顶爱心装饰,小心翼翼地将几片新鲜菊瓣点缀在糕点上,动作轻盈。

前院,月白正精神抖擞地检查着登山行囊。“老伙计,今天这负重可就托付给你了!”他拍拍身旁摩托蜥坚实的背甲。摩托蜥沉稳地“咕噜”一声,粗壮的尾巴灵活地将几个装满了清水、点心和应急药品的背囊牢牢捆缚在背上,如同最可靠的移动补给站。

月白自己则仔细检查着几根打磨光滑的登山杖,那是他昨晚用牧场提供的上等白蜡木赶制的。

登高祈福,是重阳节最富生机的传统。平碟镇郊外的山,正是首选。山路蜿蜒,层林尽染,枫红槭黄泼洒在山峦间,间或点缀着野菊的明黄。

外公停云一马当先,骑着他健硕的坐骑山羊,银白的胡须在晨风中飘拂,腰杆挺得笔直,仿佛仍是当年巡视矿山般意气风发。

“都跟紧点!莫要被这秋色迷了眼,忘了脚下的路!”他中气十足的声音在山道上回荡。

外婆落月则坐在另一只温顺的坐骑山羊背上,笑吟吟地看着身后浩浩荡荡的儿孙队伍。

寒露和小寒姐妹俩并肩而行。寒露的闪光阿罗拉九尾步履轻盈地伴在身侧,淡紫色的蓬松长尾在微凉的秋风里如水波般荡漾,尾尖剔透的冰晶精准地捕捉着穿过林隙的晨光,在她们前方的石阶上投下跳跃的光斑,照亮湿滑处。

小寒则像只雀跃的小鹿,一会儿指着远处山崖上倒挂的毛崖蟹大呼小叫,一会儿又蹲下来细看石缝里一簇倔强的紫色野菊。她的雪绒蛾在她头顶盘旋,时不时呼出一小片带着细碎冰晶的凉气,替她驱散登山带来的微热。

“姐,你看立秋哥!”小寒忽然扯了扯寒露的袖子,噗嗤笑出声。

只见立秋正全副“武装”。他戴着一副多边兽2型投影出来的地形扫描护目镜,背着一个结构复杂的金属背包。那是他的“全地形辅助动力装置”原型机,由红莲铠骑提供核心能源并负责散热口的热量导流。

他一边走,一边念念有词地记录着海拔、坡度、气压数据,他的皮卡丘稳稳蹲在他肩头的特制软垫上,尾巴尖的小电花成了天然的信号灯。

“立秋,你这是登山还是搞科研呢?”寒露忍俊不禁。

立秋推了推护目镜,一本正经:“数据是优化体验的基础!比如根据当前坡度与阿罗拉九尾尾尖光斑的折射率变化,我就能实时计算出最优落脚点……” 话没说完,被旁边窜出来的小满打断。

“立秋哥!借你那个会喷气的背包用用!”小满精力过剩,嫌山路走得慢,他的偶叫獒也在一旁跃跃欲试。

“不行,原型机稳定性还在测试,危险系数……”立秋严肃拒绝。

“小气!”小满扮了个鬼脸,转头就带着偶叫獒、涌跃鸭和小火龙冲向前方更陡峭的小径,活力四射的背影很快消失在斑斓的秋色里。

三姨霁蓝在后面急得喊:“小满!慢点!看着路!” 三姨夫栾华呵呵笑着,灵活地跟了上去,步伐竟不比年轻人慢。

月白则瞅准机会,故意落后几步和寒露并行。他悄悄从口袋里摸出一颗裹着彩色糖纸的“超辣文柚果跳跳糖”,一脸神秘地对寒露使眼色:“露露,给你个好东西,山顶补充能量用!”

寒露一看那熟悉的,属于爸爸恶作剧的糖纸包装,琥珀色的眼珠一转,不动声色地接过,甜甜一笑:“谢谢爸,您最好了!”

等到月白得意地转身去逗弄一个大伯影青时,寒露手腕一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那糖果精准地塞进了月白自己背囊侧面的水壶套里。跟在后面的银朱目睹全程,嘴角勾起一抹了然又无奈的笑意。

队伍中段,奶奶玉絜最是忙碌。她一会儿拉着二姨芸黄,压低声音:“哎,你听说了吗?镇东头老李家那闺女…”

一会儿又凑到抱着花洁夫人的二姨夫苕荣旁边:“苕荣啊,你窗台上那盆金盏菊,开得可真好,用的什么肥?”

苕荣慢悠悠地停下脚步,从随身的布包里掏出个小本子,认真地讲解起配土和光照心得,听得玉絜连连点头。芸黄的风速狗温顺地跟在女主人身边,像忠诚的护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