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蚀痕渐现
科考日志(2035年10月26日-30日)
陆昭明
地质考古学家
10:17 岩芯悖论
钻取的第二批岩芯显示诡异的分层结构:表层是标准的早白垩世玄武岩(1.25亿年),但2.3米深度出现人类冶炼的青铜残片(碳14测定为3200±50年)。更离奇的是,青铜层下方0.618米处又出现未氧化的纯铜丝(直径0.17mm),拉曼光谱检测到2045年注册专利的纳米涂层。
处置记录:
1 启动污染防控协议(参照imC第17条)
2 调用全球冶金史数据库比对(匹配度最高为三星堆青铜器)
3 陆昭明笔记边缘出现无意识绘制的青铜器纹样
沈青崖
深海生物学家
14:30 生物矿化
riftia abyssalis-β的排泄物检测到异常矿化现象。在400倍显微镜下,其代谢产物自主排列成微米级电路板结构,能持续17秒释放83uv电流。当尝试用微电极刺激时,电路板突然释放出与人类脑电波高度相似的β节律(13-30hz)。
医学报告:
1 沈青崖左手指尖出现金属沉积症(经xrd检测为自然铜)
2 脑部fmri显示海马体活动增强37%(参照《自然-神经科学》2034年标准)
白夜舟
声学工程师
19:03 声纹污染
"龙宫"系统再次捕获到52hz信号,但此次波形出现17个重复的余弦调制峰。参照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2028年鲸歌数据库,该特征与北大西洋露脊鲸求偶声纹相似度达91%。但当启动水听器阵列定向追踪时,声源位置每秒偏移0.618米。
处置记录:
1 对比马里亚纳海沟历史声学档案(无匹配记录)
2 白夜舟的耳蜗植入体记录到前庭神经异常放电
赫连涛
量子海洋学家
23:45 通讯裂隙
量子纠缠中继器检测到持续17微秒的信号丢失,同期舱内氧气含量下降0.618%。恢复通讯后,收到母舰发来的1995年日本"海沟"号探测器日志片段——正是当前坐标点的勘探记录。
陆昭明
钻探器第三次提取的岩芯在x射线衍射仪下显影时,屏幕突然爆出青铜色噪点。那些本该显示矿物晶体结构的图谱,竟重组为三星堆纵目面具的浮雕轮廓。更诡异的是,当陆昭明用棉签擦拭显微镜目镜时,拭子上沾满了淡绿色铜锈——而实验室全程使用惰性气体密封。
他打开紫外灭菌灯想消杀污染,却看见自己的影子在舱壁上拉长出非人的扭曲比例。那影子抬起右手,在墙面蚀刻出《水经注》记载的黄河故道图,每条河道都缀满闪烁的铜星。
沈青崖
培养舱里的蠕虫突然集体暴动,银色分泌物在防弹玻璃上蚀刻出人类视网膜血管的拓扑结构。当她用镊子夹取样本时,那些液态金属突然攀上手术器械,在钛合金表面生长出细密的青铜绒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