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公平对待(第2页)

贾张氏心怀不轨,想借这个话题生事。

在这个年代,传宗接代是最看重的事。

哪怕你再有能力,赚再多钱,要是没有后代,那就等于白忙一场,愧对祖先。

“怎么会没动静?我家淮茹也怀上了。

贾张氏,你的针线活做得不错,帮忙给我的孩子做几双小鞋吧。

咱们这是个团结的大院,邻里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李国庆忽然意识到这一点,光靠缝纫机做衣服还不够,还得有鞋子,而且外面买不到现成的,因为大家都自己做。

“什么?为什么让我给你们家孩子做鞋?”

贾张氏一脸懵,能不能讲点道理,这简直是明抢啊。

李国庆笑着回答:“我家秦淮茹会用缝纫机了,你家碧华会吗?

还有我,我也学会了,这在外面学缝纫机是要花钱的。

这样吧,你用鞋子当作报酬,我顺便教你媳妇用缝纫机,这合理吧?”

几个大妈听闻此事,纷纷出言支持贾张氏,鼓励她接受这项手艺活。

“贾张氏,您还在犹豫什么?这可是个不错的营生。”

“没错,那缝纫机挺贵的,总不能让它闲置在家生灰。”

这时,二大妈从后院走来,大声说道:“李国庆,我刚才看见秦淮茹在做衣服呢,是给孩子穿的小衣服,看着特别可爱。”

贾张氏有些不好意思地问:“那您需要几双小鞋?”

“让我算算……”

李国庆知道贾张氏向来心软,便想了想说:“七双小鞋,再给我和秦淮茹每人做一双大鞋,‘九’这个数字寓意好,友谊长久。”

“哎呀,那得花不少工夫。”

贾张氏觉得数量有点多,虽然小孩鞋小,但做起来并不简单,尤其是鞋底还得加厚处理。

“别急,这只是预定,孩子现在还不急着穿鞋子呢。”

李国庆想起婴儿时期通常穿袜子,一般到六个月后才会开始穿鞋。

“那行,我先给您拿一双鞋子,您和东旭的脚码一样,箱子里有现成的。

秦淮茹穿多大的鞋?”

贾张氏心想反正自己每天都在做鞋子,没什么损失。

“我也不是很清楚,您先给我拿一双,回头我再问问秦淮茹。”

李国庆模仿着阎埠贵搓了搓手,想到贾张氏答应送东西给他,心里十分高兴。

“您稍等,可说好了,得教我家碧华用缝纫机。”

贾张氏今年还没穿过新衣服,对此一直耿耿于怀,决定不能再让缝纫机闲着。

贾张氏立刻回到屋里,刚好做完了一双新鞋,本打算给东旭的,现在先给李国庆吧,她箱子里还有很多存货。

李国庆真是厉害,连一毛不拔的贾张氏都被他说动了。

“你的缝纫技术这么好?没骗人吧?贾张氏可不是好对付的。”

院子里的大妈们看着热闹,她们也会做鞋,但有了贾张氏顶着,她们就能安心聊天了。

“当然会用了,我是钳工,这缝纫机再难也能学会。”

李国庆得意地说着,这时贾张氏从屋子里走出来,手里拿着一双新做的白底布鞋递给他。

“那是贾东旭吧,他也回来了。”

“看他背着个大包,看来是赚了不少,以后咱们院里可能又要多了几个农村媳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