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质量好(第2页)

只有炒土豆丝之类的才需要削皮,也不是很难,谁还不懂切菜呢?

削皮刀主要是为厨房新手或偶尔做饭的人设计的,但在那个年代,蔬菜皮和水果皮可是很有营养的!

但说削皮刀完全没有市场也不对,老年人、城市的新媳妇、孩子、富裕家庭以及各食堂等都有需求。

李国庆刚回到家就设计了几款多功能削皮刀,有的带刮丝功能,有的还能削片,实用性很强。

他还设计了一个猪毛夹子,这些工具大多由小零件组成。

削皮刀的把手可以换用木头制作,这样能节省不少钢材。

设计图纸暂时放在一边,等以后有空了,他会去工厂找易中海帮忙制作,毕竟人家是老手艺人,手艺比他更精细,而且自己也不用动手。

“李国庆,你回来了!”陈碧华走进屋内,她已经怀孕了,但并不在意别人的闲言碎语。

“嗯,刚回来一会儿,有什么事吗?”

李国庆把笔记本和笔收起来,不是怕别人偷看,即便对方拿走也没用,最后这些东西还是要贡献给集体的。

他只是不想让人觉得他特别爱学习,学霸都是默默努力的。

“上次你教我的做衣服,我还是没学会,你能再给我讲讲吗?”

陈碧华觉得自己很笨,这么久过去了还是只能缝缝补补和做裤子,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做不出来。

“没事,现在就教你。”

他站起来,带着东旭媳妇一起出门,不忘锁上门,因为这几天小京茹去三叔家了。

但他答应今天接媳妇下班时顺便把她接回来,不然家里少了人总觉得不习惯。

“哟,李国庆,你最近都在忙什么呀,整天不见人影。”

陈大嫂在门口摘菜,看到人后赶紧打招呼。

“瞎忙呢,我三叔也想在城里找个活干。

到时候让小京茹在城里上学,我出去帮着打听一下,多认识些人也是多条出路。

那个曾记粮店的老板,就是这样认识的。”

李国庆简单解释了一下,毕竟三叔回城的事大家都知道,他是个会种地的木匠,有手艺,在城里能找到活干。

街道的工作繁杂,要安置新进城的居民,从住房到就业都要想办法解决。

包括像他这样的原住民,如果接不上父辈的岗位,就成了待业人员,街道也会帮忙安排工作的。

不过最后实在安排不过来,先是号召下乡,后来直接强制下乡,后世改成家电下乡,原理是一样的。

实在搞不定时,就让农村人接手,屡试不爽。

“老秦家的三叔也进城了?那二叔呢?”

旁边的大妈追问道,这时贾张氏也快步走过来听八卦,最近她好像不太跟李国庆聊天,感觉有点脱离上层圈子了。

“我二叔只会种地,不像我老丈人还能写几个字,三叔是木匠。

所以二叔留在村里帮三家人干活,养些鸡鸭之类的,城里买肉太贵,自家养的更香。”

李国庆毫不隐瞒,他背后有老秦家撑腰,统管前后中三院!

“你可真是想得通透啊!”

贾张氏自叹不如,连自己儿子的事都没安排明白,儿媳妇催了好几次,总说自己怀孕,不愿回娘家再被搜刮一次,真是事事不顺心。

“我老丈人家里兄弟多,亲戚也几十口,以后全靠我帮忙张罗了。

他们不帮我多支持点,等我病好了,我家就成双职工家庭了。”

李国庆开始胡吹起来,实际上他是不是在玩奇货可居?看看轧钢厂或者街道那边,谁条件更好,不行的话就两边都做兼职,既是工人又是干部,身体好得很,挑不出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