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家务小能手(第2页)

李国庆找了个监工,接过茶杯,突然想起是谁泡的茶都忘了。

算了,他不能久站,就躺在旁边的椅子上休息,贾张氏搬了个小板凳坐旁边继续给他扇风。

他知道贾张氏的想法,不过是想多吃点好的罢了。

这么大的鱼实在吃不完,本想去小院那边和老秦家一起吃,但院子里的人不知道他钓到了大鱼。

请老丈人过来又太费时间。

这只是条鱼,下次从空间里拿两条出来一起吃就行。

另一边,贾东旭终于剁完馅,回头一看,发现母亲在给李国庆扇风,顿时感到很失落。

他母亲平时什么都不做,为什么对别人这么好?

“妈,我说你啊,你把我东旭兄弟惯得不行!

你看他现在,这么大了还不会照顾自己,什么都依赖你,比许大茂差远了。”

李国庆趁机教育起大道理,这些话句句是金玉良言,关系不够亲密他都不会说。

“是啊,东旭确实该多锻炼!他的病没什么大不了的。”

贾张氏还没来得及提起吃鱼的事情,她一直在旁敲侧击,总不能空着手去。

小京茹在一旁噘着嘴,看起来很不开心。

那个老太太抢走了她的扇子,还想去讨好姐夫。

“贾张氏,我东旭兄弟到底得了什么病?”

李国庆一直心存疑虑,像贾东旭这样年轻的人,会有什么问题?

“肾脏方面的问题,但不影响生育。

等碧华生完孩子,他就回来工作。”

贾张氏不好明说,老贾家让陈碧华暂时顶替职位,一是为了省钱,二是让她积累工龄,获得工人身份。

将来或许能通过街道安排工作,这样家里就能成为双职工家庭了,这计划相当不错。

李国庆点了点头,大致明白了贾家的打算。

当时还没有明确区分农村与城市户口,但在五一年的时候已经开始对城市住户进行登记。

农村户籍也在排查中,目的是为了统销统购,比如规定每户的粮食不得随意卖给非法商人。

真正区分农户和城市户口是在五八年,初衷是限制农村人口进城,因为城市在住房、岗位以及商品粮供应上已经不堪重负。

所以现在娶农村媳妇根本不算事,夫妻可以直接投靠迁移过来。

孩子的户口随母亲,之后出生的孩子也都是城市户口。

即使日后遇到户口限制,也可以通过夫妻投靠的方式解决,除非是城市无房户,户口挂靠在单位集体户,住房是单位宿舍或租户,那才无法投靠。

李国庆沉吟片刻,开口说道:“贾张氏,顶岗其实对你来说是一个机会。”

“什么机会?”

贾张氏拿着扇子摇了摇,心想李国庆一向聪明,就连自己家人都曾被他算计过,还没来得及挽回。

“你这么年轻,完全可以去顶岗。

东旭年纪更小,等他病好了,在街道登记后,凭借他的工龄,遇到合适的工作会优先考虑。

如果碧华不再上班,你可以去轧钢厂接替她的位置。

到时候,你不仅能每天吃白面,还能按月领工资,年老时还有退休金。

东旭和碧华都在找工作,你们家三人工作,能赚不少钱呢。

你看老何家,也是三口人工作,加上一个孩子,生活过得很好,蔡全都已经发福了。

我就看你为人不错,喜欢穿你做的鞋子,要不是这个原因,我才不会告诉你这个办法。”

李国庆认为这个主意可行,全家一起从轧钢厂“薅羊毛”,毕竟厂子是集体的,怎么也薅不完。

“哎呀!”

贾张氏拍了一下大腿,颤声说道:“李国庆,你的话很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