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亲生儿子(第2页)
“这个嘛,我不好回答,我先走了,你去问问陈大嫂她们吧。”
李国庆赶紧溜走,留在这里会影响院子里的和谐。
等他走后,陈大嫂才悄悄对大茂媳妇说起这件事。
立刻,唐春燕涨红了脸,心想大茂也不会好到哪里去,难道他也……
二大妈在一旁嚷嚷道:“还是李国庆厉害,那声音响了小半宿呢。”
“没错,怪不得秦淮茹对他死心塌地的,换成谁都会心甘情愿。”
“不过东旭的情况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碧华都怀孕了,不会影响传宗接代。”
大家聊了一会儿,突然有人话锋一转:“春燕,你和大茂还年轻,是不是打算过两年再要孩子?”
这是院子里的猜测,不然都已经好几个月了,怎么还没动静。
唐春燕摇了摇头,“我不知道,看大茂的意思吧。”
准是大茂打算晚两年转正吧,他现在还是学徒工,转正后工资会更高。
唐春燕聊完闲话回到后院,临进门时习惯性地朝李家方向瞥了一眼,这么晚了,他们家还亮着灯?
傍晚,李国庆端起一碗热腾腾的鸡汤,这是用散养的走地鸡炖的,味道鲜美,喝起来特别养胃。
北方的秋收小麦时间比南方稍晚一些,不过也快了,下个月就开始了。
据消息,南方今年秋收的情况不太理想,粮食还有缺口。
李国庆帮不上忙,饭后趁秦淮茹洗碗的时候,他忽然有了灵感。
他打开收音机,开始画一款脚踏式脱粒机的设计图。
这种机器不用电,在他穿越前,很多农村仍在使用。
它的原理简单,但很费劲,成年女性踩不动,必须强壮的男人来操作,最好两人一起。
尽管如此,它脱粒速度快,耐用,不易损坏,不过造价也高,甚至比一辆自行车还贵。
不过,农村可以多户共同买一台脱粒机轮流使用,秋收时每户最多用一天就能完成工作。
无论是打麦子还是稻谷都很快,偶尔做些利国利民的小事,也算是一种乐趣。
他把设计图纸收好,准备后天领工资后再上交。
至于脱粒机这种农用机械,不知冶金部是否会将工厂下放。
但保留它也有不少好处,不仅能增产,还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这也是上级部门头痛的问题。
岂曰无衣……
“李国庆,吃饭没?三大爷带着贾东旭回来了。”王大婶的声音从屋外传来,她从前院跑到后院喊人。
“这就来!”
李国庆无奈地笑了笑,对淮茹说道:“今天的全院大会你就别去了,主要是批判贾东旭的,没什么好看的。”
“嗯,我还要看看锅里的水有没有烧开。”秦淮茹也觉得这样的热闹没什么吸引力,还不如多干点活。
“李国庆,别带凳子了,我帮你拿着。”有人主动帮忙。
“好嘞!”李国庆愉快地答应着,随即出门,和王大婶一起往中院走去。
路上遇到了刚出来的许大茂夫妻俩。
“大茂,吃饭了吗?”
“吃了,哥们。”
许大茂满面笑容,他对批判贾东旭的事毫不在意,甚至有些高兴,觉得没必要跟这种小人计较。
李国庆瞄了一眼唐春燕,觉得许大茂媳妇的眼神有些意味深长,不过现在也没时间细想。
等他们到达中院时,人还未到齐,但那张老式的四方桌早已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