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要和姐夫睡(第2页)
李国庆接着说道:"除此之外,我在农业部挂职,每月有十二块的津贴,还有淮茹每个月的三十三块工资。
至于光明的工资,我每个月帮他存十几块,大致就是这样。
加上这些零零碎碎的,一个月到手有二百五十多块吧。"
停顿了一下,他又想起别的事,补充道:"哦对,还有厂里给的奖金,以及写歌赚的钱,今年已经拿了七百块和一辆自行车。
所以啊,妈,家里的开销不用太节省,该花就花。
你帮我带了十几年的孩子,等你老了,我负责给你养老,以后什么都不用担心了。"
李国庆心想,到时候他可以像易中海那样过着佛系的生活,每月给点生活费或者送些粮食就行了,毕竟还有光明和光友呢,老秦家有儿子,轮不到他来赡养岳父岳母。
于是他干脆掏出三十块递给秦母,这样不仅不亏,全家还得吃饭呢。
换个角度想想,这相当于请了个既做饭、洗衣又带孩子的保姆,单是工资每个月就不少了。
所以说,这个时代有老人帮忙和没老人帮忙完全是两种概念,既能省不少钱,也能少操心。
"好哇,我一定会好好帮你带孩子。"
秦母接过钱,激动不已,每月光买菜就用掉三十块,还能偶尔下馆子,简直不敢想象。
要是回村里跟人说,大家肯定不信!
"妈,这个,我还在养病期间,经常在家躺着休息,您不会介意吧。"
李国庆觉得还是把情况说明白,他这不是偷懒。
“有什么好在意的,女婿你得好好养身体,全家都指望着你呢。”
秦母心里想着,女婿每天待在家里就有这么多收入,还有房子、铺面,既是工人又是干部。
等以后病好了,家里的生活肯定更红火。
“这话没错!”
李国庆也已经吃完饭,擦了擦嘴准备出去散步消食,下午天气热还能回家再睡个午觉。
“哟,李国庆,你吃完了?”
陈大嫂还在洗菜,锅里蒸着窝头,他们家午饭通常吃得晚一些。
“嗯,吃好了,出去走走。”
他打算去北新桥找几个老头下棋,赢了的话还能赚点零花钱,补贴家用。
“唉,还是李国庆日子过得好,来了岳母,现在也有老人帮忙了。”
陈大嫂感叹道,以前李国庆最大的缺点就是家里没人帮忙,现在好了。
淮茹妈一看就是勤劳肯干的人,年纪也不大,带孩子没问题。
关键是李国庆人品好,肯定不会靠岳母养老,最多给点生活费,这比贾东旭强多了。
那贾张氏啥都不做,还要养老钱和好吃的,这样的老人只会添麻烦。
“陈大嫂,嘀咕什么呢?”
贾张氏掀开门帘出来,嘴里还擦着,刚吃完饭,把碗筷留给东旭,自己出来转悠。
、“没什么,你吃饭啦?”
陈大嫂洗好菜,拿着簸箕准备回去。
刚吃完饭。
贾张氏见周围没人,说:“李国庆家现在四口人,负担重,以后怕是要过苦日子。”
“贾张氏,你就别操心了,先把自家的日子过好。”
陈大嫂说完就离开了,心想,别人李国庆有三间房,还有老丈人一家帮忙,不会过得太差。
贾张氏低声嘀咕:“等我去轧钢厂顶了班,日子就好了,也让秦淮茹羡慕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