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好事(第3页)

李国庆附和道:“我打算设计一款小型农用水泵,功率不大,灌溉效率一般。

不过它的优势在于体积小、成本低,十几户农民凑钱就能买得起。

如果年产能达到百万级别,就能惠及一千万个农村家庭,解决数千万人的用水难题。

一旦产能达到千万级别,每家每户都能使用水泵,从而产出更多粮食支持工业发展。”

因此,我的下乡调研结论是,与其专注于提升某种作物的产量,不如优先解决农业灌溉问题。

从水泵的研发、生产到推广,这一过程至关重要,对国家和民众都有巨大益处。”

“李国庆,你的调研非常出色!稍等,我现在就写报告——不对,我直接打电话汇报。”

方主任认为非常有道理,因为每年农田灌溉都是一项重大挑战,许多农户都在等待丰水期储水。

然而,有了水泵后,就可以提前储水,即使遭遇干旱也能应急,不至于看着河水蒸发而束手无策。

于是,方主任立刻拨打电话,当他向对方阐述李国庆的观点时,电话另一端的人也非常兴奋。

“老方,你的理解与上级的想法不谋而合。

多年前,上级就开始着手解决这个问题,但一直缺乏专业人才。

直到去年,水力机械专业的首批毕业生才诞生。

我们已经从外国引进了两套深井泵图纸进行研究。

目前,全国唯一的水泵厂已经收到了一千八百多份图纸,正夜以继日地开展水泵研究工作。”

上级计划明年投入一千多万支持水泵厂,京城的同益水泵厂将改制为京城水泵厂,目标是年产三千台水泵。

电话那头的领导对水泵项目很关注,但进展缓慢,因为技术过于落后。

方主任听后试探性地说:“我手下一个技术骨干打算设计年产百万台的水泵。”

“老方,你说一百万台?这难度太大了。

上面的一千多万要分给十七个水泵厂,骨干和重点都有份儿。

京城作为个小厂,最多能争取到五十万左右。”

领导觉得一百万台的目标过高,难以实现。

“领导,我说的是年产百万台水泵,不是需要一百万投资。”

方主任心里嘀咕,会不会又被李国庆那小子坑了?但仔细想想,那家伙虽然不太靠谱,但从不虚张声势。

“多少?百万台?老方,你是不是糊涂了?一百万台是什么概念?给我一千多万,你还真敢让我收一百万台水泵?”

领导忍不住笑出声来,这简直像是天方夜谭。

“领导,这个主意不是我提的,是我们这儿的技术员李国庆提出的。

您应该记得他,打谷机是他发明的,去年他还被评为京城劳动模范。

开春时轰动一时的小鸡孵化箱也是他研发的,现在大量鸡苗已送往各地农场。

李国庆亲口提到要研究年产450万台的农用小型抽水泵。”

方主任索性先把话撂在这儿,看看领导的反应。

“哦,你是说小李啊,我当然记得他。

他在你那里?”

大领导突然觉得事情有了可行性,甚至期待被打脸。

"没错,他毕竟算是咱们农业部的人,刚从乡下调研回来就来找我汇报工作。"

方主任也希望能成功,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