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打算混完一年(第3页)

“笃笃!”

“唐老师,能打扰您一下吗?我想和您谈件事!”

李国庆开门见山,没有顾忌办公室里还有其他老师在场。

“李国庆,什么事?”

唐冬琼合上书本,她正准备上课资料,还算尽职尽责,否则早就下班回家了。

“唐老师,我想组建一个勤工俭学社,帮助班上的困难同学。”

李国庆这样做有两个原因:一是为了展现良好的道德品质,二是帮助改善贫困学生的经济状况,可谓一举两得。

“勤工俭学社?你能详细说说吗?”

唐冬琼感到惊讶,中学里很少有这种社团,即使有,也多与学习相关,像歌咏或诗歌之类的。

办公室里的其他几位老师也竖起耳朵听着,这样的事情确实少见。

“很简单,就是组织贫困学生在课余时间或周末参与一些临时工作,既能赚钱改善生活,又不会影响学业。”

李国庆认为这样解释应该不会出问题,成立社团并非一时冲动,还需要接受监督和指导老师的帮助。

“这个想法不错,但怎么找到这些临时工作呢?”

唐冬琼并不觉得这件事荒谬,毕竟李国庆不是天马行空的少年,而是一位三十岁的有志青年。

“我担任社长,自然由我负责联系工作。

目前暂定七名贫困学生作为成员,还有四个班干部协助。

后天周末,我会组织他们参加一次活动,半天时间,大概能赚五毛钱。”

李国庆觉得经常请假不好,于是有了成立勤工俭学社的想法。

“能否再说得具体些,都是什么类型的活动?”

唐冬琼对这五毛钱很重视,能买十个白面馒头呢,而且只用半天时间。

“其实是些杂活。

比如粮站,不可能常年雇佣几十个人专门卸货,因为粮食不是天天到货。

还有些合作商店的货物搬运,以及工厂赶工时需要的暑期或寒假工,因为他们需要岗前培训。”

我们班上有七个贫困生,安排起来轻而易举。"

对李国庆而言,这根本不算问题。

一天工夫,七个学生总共才赚三块多,送到丝绸店帮忙盘点整理货物,就能解决问题。

关键在于让学生通过劳动获得报酬,这才是勤工俭学的核心意义所在。

唐冬琼忍不住问道:“李国庆,你和粮站的关系是不是特别好?”

“谈不上熟络,只是认识十几个粮站站长、几十个合营店的公方经理以及十几个工厂领导罢了。

也就这么些人。”

李国庆坦诚相告,他并未刻意构建人脉网络,因为他什么都不缺。

若真遇到难处,只需通过熟人介绍熟人的方式,也能迎刃而解。

……

“很好,这个周末,你可以先安排班上的七位同学参与活动,我会全力支持你,只要你提出的方案可行,勤工俭学社团就能顺利成立。”

唐冬琼预感此事会在全校掀起巨 ** 澜,若成功实施,她或许有机会竞聘年级主任一职。

“没问题,明天下午没主课,我需要请个小假去联络相关事宜。”

李国庆再次使用他的老套路——先请短假,再申请长假。

他只打算在高中混完一年,轻松度过这段时光。

至于大学,时间更为充裕,不用再为生计奔波,岂不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