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年货(第3页)

数据显示,京城去年的人均每月生活消费为十一块八毛,其中四块三用于购买粮食,两块五用于副食品,而外出就餐和小吃仅占五毛。

这意味着,日常饮食如主食、调味品等开销占据了六成以上,剩下的部分仍主要用于食物采购,如蔬菜和肉类,剩余的钱才足够用于布料等基本生活支出。

若不考虑孩子的学费以及大宗购物等特殊开销,五块钱已是人均最低生活保障,这钱得确保能吃饱饭。

五块钱实际上只够买二十七斤白面,混合粗粮虽然能稍微节省,但依然有限。

“李哥哥,你研究这些干什么?”于海棠低头看了看,觉得没什么实际意义,毕竟李国庆并不缺钱。

李国庆将她搂近,笑道:“你不明白,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洞察经济规律。

人活一世,不过衣食住行。”

住房方面,多数家庭几乎不需花费或开支极少,房租通常只需两三块钱,分摊到每人身上就很低。

出行方面,人们要么步行,要么骑自行车,或者购买月票乘坐公交,费用同样低廉。

至于衣物,布票都显得不够,一件棉衣往往穿九年,还能改小给孩子穿。

唯有吃饭一项,在总支出中占比最大,未来的机遇或许就藏在这里——吃喝二字。

“李哥哥,我不太理解。”于海棠虽然是一名广播员,每日读稿、看报,但她的文化水平并不高。

"行,拿钱会吧,过年了,给你五十块,别舍不得花。"

李国庆拉开抽屉,拿出五张崭新的大团结,这是刚发行的第三版人民币。

上一版是由那边帮忙印制的,虽然已不再流通,但颇具收藏价值,他留下了一些作为纪念。

新版人民币的发行,其实是促使大家将旧币换成新币,不然旧币就会变成废纸。

"谢谢李哥!"

于海棠抱住李国庆的脖子亲了一下,她一个月工资还不到三十块。

"去吧,我还有点事。"

李国庆看了眼手表,时间差不多了。

"好!"

于海棠整理好衣服,开心地离开了。

没多久,李国庆也出门了,临近过年,他很忙,不能总待在厂里,得去各家走访。

第二天就是大年三十,不过今年只有二十九,还要上班。

更让人无奈的是,这一天还有接待任务,等喝完酒,天都黑了。

"哥,这是客户送您的年货。"

贾东旭从库房拿出东西,一大袋面粉、二十斤猪肉、一串腊肠,还有一些南方糕点、盒装饼干和大苹果。

过年收这些东西很正常,不收才奇怪。

"嗯,都放到车上。"

李国庆揉了揉太阳穴,以前喝酒是为了治病,现在却是为了应酬。

贾东旭去忙了,他有车钥匙,也考了驾照,兼职司机。

"李副厂长,我给您点烟。"

刘岚正等着李国庆,今天剩了不少好菜。

“嗯!”

李国庆坐在椅子上刚拿出烟,正巧让刘岚帮他点上,缓口气再回去。

“刘岚,傻柱呢?跑了吗?”

“没跑,等着坐你的车一起回去。”

刘岚一边说着一边打包剩下的饭菜,连素菜都不嫌弃,因为有油水呢。

忽然发现还有半瓶酒,也算个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