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为难(第2页)
关响随意回答,没多想,他行李多,还在整理。
……
远在吉春光字片的周家此时乱作一团,周蓉不见了,最后找到她留下的信,人已经坐上火车下乡插队去了。
“晓光啊,你和周蓉不是总在一起吗?怎么她跑去建湖农场插队了,那么远,都快到京城了。”
周母焦急万分,她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却最疼爱女儿周蓉。
“婶儿,我喜欢周蓉,但她喜欢的是李国庆。”
蔡晓光一脸陶醉,他心中崇拜的周蓉选择了追随自己的爱情。
“什么李国庆,这是谁啊!怎么把我的女儿拐走了。”
周母震惊不已,这是哪冒出来的陌生人,为什么女儿从未提过。
“婶儿,李国庆是京城人,我和周蓉去京城串联时认识的,周蓉对他一见钟情,回来后两人一直有书信往来……”
蔡晓光明白,周蓉这一去就不会再回来。
她对爱情如此执着,不是普通女生可以相比的。
*
李国庆也曾犹豫,要不要再等等,或许将来还有机会。
“我的大孙子来了。”
聋老太太坐在椅子上,站不起来,一只手也没力气,情况很糟,但意识还清楚。
“老太太,我来看您了。”
李国庆只是尽邻居的责任,这老人看着他长大,也没给他带来麻烦。
他对聋老太太没有亏欠,当初住的房子,每月都交了三块钱租金。
至于房子留给他,那也是花五百块钱买来的,大杂院里的单间现在也就这个价,只是不能买卖。
“好,好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聋老太太没什么遗憾了,她有易中海照顾,傻柱娶了媳妇,大孙子也很有出息。 李国庆今天带了些补品来,但已无济于事,就是来看看。
他陪着老太太待了半个多小时,等院子里的人都回来才离开。
“哥!”
“国庆哥!”
院子里的孩子围上来,他们都要去建湖农场了,学校贴了公告,过几天就得走。
建湖农场就在京城附近的廊方边缘,距离六十多公里,已经算很近了。
要是真遇到什么事,还能请假回来一趟。
“嗯!响应号召,我们作为知识青年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到农场去,到农村去,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李国庆虽然嘴上这样说,但心里却明白,让这些年轻人留在城里工作或许更好。
做个工人,转正后每月能挣三十多。
但如果选择去农村插队,即便表现优秀,一个月出工二十多天,男知青最多只能挣三块一毛,女知青更少,只有两块五。
即便去农场,一个月收入也不过十几块,这其中的差距,无疑是对国家建设的支持。
而且在农村还能自给自足,省下不少开销。
处理完事情后,李国庆来到后院看望老邻居。
“李国庆,你回来啦!”二大妈热情地迎上来,看着这位曾经照顾多年的邻居,心里多少有些不舍。
“二大妈,好久不见。”
寒暄几句后,李国庆又去了老许家看看红星,接着去了傻柱家。
“李国庆,你看我儿子,吃得可真多。”傻柱一边招呼客人,一边忙着做菜。
刘岚抱着何淼走过来邀请李国庆留下来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