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寄钱

“欣梅,你干爹对你可真不错。” 牛淑荣有些羡慕,她也即将下乡,因为父亲接受劳动改造,即便留在城里生活也不会轻松。

“他是我爹,还说会来看我呢。”赵欣梅满心期待,干爹到了农场后,答应送她一块手表作为礼物。

“嗯!欣梅,咱们终于一起下乡了,齐伟也在那里。”

牛淑荣对齐伟有好感,所以才想着去下乡,谁知事情发展得并不顺利。

……

这一天,李国庆也收到了周蓉寄来的信,信封上写着“李国庆亲启”。

打开信件,上面写着:

“李国庆你好!

当你收到这封信时,我想我已经抵达建湖农场!

我大哥周秉义去了建设兵团,现在我在农场,这样我的弟弟周秉昆就能留在母亲身边,还能有一份工作……”

李国庆,我喜欢你,这份感情毫无保留。

因能就近下乡至建湖农场,我选择了这里。

我不期望你也回应我的感情,只愿我能继续喜欢你……祝你新年快乐!

看完这信,李国庆眉头微皱,这简直像失了智。

他有何特别之处?两人仅见过一面,就算回了几封信,就值得这样?或许是对冯化成的感情错投至此?这样的爱是否太过表面?

相较热烈的爱情,他更倾向于坦诚相待,让彼此拥有更多美好回忆,这难道不好吗?

摇摇头,周蓉的爱情观,算了,太深沉了。

……

随着“老三届”下乡安排接近尾声,此前闹腾的知青大多已被遣散,留下的也静待分配。

春节来临,许多家庭却少了孩子。

年后春天,初中复课。

六六、六七、六八年毕业的小学生通过考试一起升入初一,称为“新三届合一”。

“学弈、理儿、朝阳、苏萌,你们同班,要互相帮助,争取考上高中,否则就得去下乡。”

李国庆望着面前四个孩子,学弈十五岁才念初一,让人难以置信。

由于停课,关响那批老三届滞校三年,这才导致了延迟入学。

徐静理出生于上半年,今年十四岁;苏萌下半年出生,十三岁,虚岁十四。

朝阳是同龄人中最小的,去年小学刚毕业,十一岁,虚岁十二。

春天招初一学生,只是时代的一种巧合。

之后多年,学校都在春季招收新生,直到1977年恢复高考,考试定在11月21日。

这不是特意选在冬天,而是为了方便在读高中生期末备考。

若选在夏天,高中只读了一年半的学生会因缺下半学期课程而难以参加考试。

今年春季想读初中,必须通过考试。

否则年满十四岁的,将被安排下乡。

“李叔叔,我们会努力学习的。”

徐静理攥紧小拳头,她每天在家做饭做家务,父亲还带她去郊外学种地,已经厌倦了这样的生活。

她现在只想好好读书,绝不下乡。

“李叔叔,我会照顾好朝阳的。”

苏萌拍拍朝阳的肩膀,没想到这个小自己两岁的弟弟竟和自己同班。

“好,姐姐要照顾好弟弟。”

李国庆笑着对学弈说:“你是哥哥,要照顾好弟弟妹妹。”

“爸,您放心吧。”

学弈早已改口,在外人面前也称他为爸爸,说是认的干爹。

“爸爸,我两门功课都考了九十多分呢。”

朝阳很自豪,他的成绩比哥哥姐姐们都好,其实是因为他刚小学毕业不久,而学弈已毕业两三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