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懵懂的新思路
从咖啡馆出来,唐大庭满心激动地走在回木雕车间的路上,脑海中如放电影般不断浮现着一幅宏伟蓝图:希望赵盈芝可以利用专长,加入合作,借助机械雕刻之力,让木雕实现大批量生产,继而如潮水般涌向国际市场,让江城木雕工艺在世界舞台绽放光芒。这个愿景让他脚步轻快,仿佛已经看到了木雕产业辉煌的未来。
唐大庭一回到木雕车间,叶兆康和邓溶立刻察觉到唐大庭周身散发的愉悦气息。叶兆康停下手中正在雕刻的木雕,笑着打趣道:“师兄,你刚刚这火急火燎出去,又满面春风回来,莫不是捡到宝了?”
唐大庭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将找赵盈芝的详细经过以及心中的宏伟计划一股脑儿倒了出来:“我跟你们说,我去找了赵盈芝,发掘到她这个人才啊!她可是精雕学校毕业的,机械雕刻手艺精湛。咱们要是引入机械雕刻,代替部分手工工序,那木雕的产量就能呈几何倍数增长,大规模出口就有十足的把握了!如今市场竞争激烈,咱们必须与时俱进,抓住这个机遇啊!”
叶兆康听闻,眉头瞬间拧成了麻花,他放下手中的刻刀,一脸严肃地问道:“师兄啊,不妥吧,你仔细琢磨过没?机械雕刻虽然能提高产量,可它能复刻出手工雕刻的独特韵味吗?咱们这木雕手艺传承了多少年,靠的就是岳父匠人们一刀一凿倾注的心血与灵魂,那每一道纹理都蕴含着温度,这是机械冰冷的运作无法替代的。”
邓溶在一旁用力点头,随声附和:“师兄,我也觉得这主意不妥。咱们的木雕工艺能传承至今,手工雕琢就是它的灵魂所在,一旦用机械取而代之,就好比釜底抽薪,这传承可就断了呀。”
唐大庭焦急地比划着,试图说服两人:“你们俩呀,就是太墨守成规了!当下最要紧的是拓宽木雕的市场,让更多人认识咱们的手艺。手工雕刻产量有限,根本满足不了市场需求。而机械雕刻结合手工微调,既能保证一定的品质,又能实现量产,先打开市场,特别是大批量的国际市场,赚了钱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咱们的手艺,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啊!”
叶兆康提高音量,语气愈发坚定:“可是师兄,这可不是小事,不能这么简单看待。木雕之所以珍贵,就在于其独一无二的手工魅力。机械雕刻出来的东西千篇一律,毫无个性可言,那和流水线的廉价品有何区别?咱们不能为了追求利益,就把老祖宗传下来的精髓给丢了,这是对传统工艺的亵渎!”
邓溶也激动地站起身来,说道:“是啊师兄,咱们是传承人,爸爸他们世世代代靠手工雕刻,才在木雕行业站稳脚跟,打出了名声。一旦改用机械,顾客们发现木雕变了味儿,以后谁还会信任咱们?咱们不能因小失大,毁了几代人的心血啊!”
唐大庭涨红了脸,声音不自觉地提高八度:“我怎么是为了一己私利?我是一心想让咱们的木雕走向世界,让全世界都领略到中国传统工艺的魅力!机械雕刻技术如今也在不断进步,完全可以做到精细入微,再加上手工最后的润色,品质绝对有保障,还能大大提高产量,满足市场需求,这到底有什么错?”
叶兆康毫不退缩,针锋相对:“师兄,你这想法看似美好,实则本末倒置。就算产量上去了,可没了手工的灵魂,木雕就失去了生命力,口碑一旦崩塌,再想挽回可就难了。咱们不能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毁了木雕工艺的百年基业!”
三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激烈的争吵声在车间内回荡。在一旁专注雕刻的林宏宇听到动静,赶忙放下工具跑了过来。他看着面红耳赤、争执不下的三人,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他深知每个人的立场都有其合理性,试图劝解,却又觉得自己难以在这僵持的局面中找到突破口,只能焦急地在一旁观望,希望这场激烈的理念冲突能尽快平息。
放学的铃声响起,校园里顿时热闹起来,同学们纷纷收拾书包,欢声笑语地走出教室。唐青青正准备整理东西回家,手机“叮咚”一声,收到了杨心蕊发来的短信。
短信内容写着:“青青,今天下午我休息,我去找了冯巧珍,她写了一封信,特别想给童世婷道歉。她这段时间在复读学校过得很不好,被人各种欺负,心里难受极了。在痛苦的煎熬中,她反思自己以前对童世婷做的那些过分的事,越想越愧疚,觉得必须要向童世婷求得原谅,心里才能好受些。你能不能帮忙把童世婷约出来呀?”
唐青青看完短信,抬眼看向正埋头在题海中的童世婷,心中有些犹豫,但还是回复道:“我可以想想办法。”
随后,唐青青轻手轻脚地走到童世婷身边,轻声说道:“世婷,咱们出去一下呗。”
童世婷头也不抬,手中的笔不停地在试卷上写着,不耐烦地说道:“不去,没看我正忙着吗?明天就要月考了,每一分每一秒都宝贵,我得抓紧时间复习。”
唐青青有些着急,又不好直接说出实情,只好绞尽脑汁编了个理由:“哎呀,外面有人找你,好像是有挺重要的事,挺着急的。”
童世婷停下手中的笔,抬起头,满脸疑惑地看着唐青青:“谁找我?什么事这么急,不能在这儿说?你也知道我现在学习压力有多大,实在没精力管别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