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哑巴吃黄连
赵盈芝从监狱探视回来后,她拖着沉重的步伐回到家,整个人像被抽走了灵魂一般,无奈地跌坐在沙发上。王维雄的话语如阴云般在她脑海中盘旋不散,每一个字都像是沉重的石块,压得她喘不过气来。而唐大庭描绘的那幅充满诱惑的发展蓝图,又如同海市蜃楼,看似美好却又让她心生疑虑。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在她脑海中不断交织、碰撞,搅得她心烦意乱,不知该何去何从。
为了让自己纷乱的思绪平静下来,她下意识地起身,走向新买的咖啡机。她机械地拿起咖啡豆,倒入研磨器,看着咖啡豆在机器的研磨下逐渐变成细腻的粉末,那沙沙的声音仿佛在为她内心的纠结打着节拍。接着,她小心翼翼地将咖啡粉放入滤网,按下冲泡按钮。随着热水缓缓注入,咖啡的香气开始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她静静地凝视着咖啡杯,看着深褐色的液体渐渐注满杯子,那成色看上去竟意外地不错,如同一块色泽浓郁的琥珀,散发着诱人的光泽。这新鲜的景象稍稍吸引了她的注意力,让她暂时从纠结中抽离出来。
当她将咖啡送到嘴边,轻轻抿上一口时,浓郁醇厚的味道瞬间在口腔中绽放开来。那丰富的层次和纯粹的口感,让她不禁微微眯起眼睛,心中涌起一阵惊讶。她从未想过,自己亲手冲泡的咖啡竟能带来如此美妙的体验。在这片刻的宁静与享受中,她的内心渐渐有了答案。
而另一边,唐大庭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驱使着,一心扑在寻找木雕批量生产的办法上。与赵盈芝分别后,他马不停蹄地孤身一人来到省城。一下车,他便直奔省里最大的机床生产厂。
走进生产厂,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浓厚的工业气息,机器的轰鸣声震耳欲聋,各种大型机床整齐地排列在宽敞的厂房内,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地操作着。唐大庭在厂内四处踱步,眼神中透露出急切与渴望,他仔细地观察着每一台机床,试图从中找到能实现他木雕批量生产梦想的“神器”。
生产厂的老板得知有客人来访,热情地迎了上来。在了解唐大庭的来意后,老板带着他来到一台崭新的机床前,自豪地介绍道:“唐先生,这台机床可是我们厂的拳头产品,采用了最先进的数控技术,精度能精确到微米级别。无论是切割硬度极高的合金钢,还是加工复杂形状的塑料制品,它都能游刃有余,轻松完成任务。”
唐大庭听后,微微皱了皱眉头,指着机床问道:“老板,那这台机床能用来锯木头,雕刻木雕吗?您也知道,木雕的工艺要求很高,需要精细的雕刻,做出各种复杂的图案和纹理。”老板愣了一下,脸上的笑容略微有些僵硬,他挠了挠头说道:“唐先生,这可有点难办啊。我们这机床主要是针对工业金属加工设计的,锯木头的话,功率和刀具都不太适配。您想啊,木头的材质和金属差别很大,木头质地相对较软,用这机床锯木头,很容易造成刀具过度磨损,而且加工出来的精度也很难满足木雕的要求。”
老板似乎看出唐大庭的失望,又连忙带着他来到另一台机床前,说道:“唐先生,要不看看这台,这是我们厂专门用于大型板材切割的机床,切割面非常平整,切割效率也相当高。”唐大庭围着机床转了一圈,仔细观察后,还是摇了摇头:“老板,这切割面虽然平整,但对于木雕来说,还是不够精细。木雕不仅仅是切割,更重要的是雕刻出细腻的线条和精美的图案,这台机床恐怕还是不行。”
一路上,老板们又陆续介绍了好几台机床,从不同类型的切割机床到各种加工中心,但唐大庭都不太满意。周围的工人们听到唐大庭想用机床锯木头,都不禁投来异样的目光,小声地嘀咕着:“这人是不是脑子糊涂了,用机床锯木头,这根本就是异想天开嘛。”唐大庭无奈地叹了口气,继续在厂里四处寻找,可最终还是一无所获。
无奈之下,他只好失落地走出生产厂,在街上漫无目的地走着。此时的天空阴沉沉的,仿佛随时都会下雨,正如他此刻的心情一般,压抑而沉重。
这几天唐大庭都在省城,植淑芳心急火燎,她急急忙忙的跑到木雕车间。邓溶看到植淑芳匆匆忙忙的样子,好奇地问道:“嫂子,今天怎么这么着急过来呀?”植淑芳一进门,就焦急地四处张望,嘴里急切地问道:“大庭在不在这里?我都好几天没见到他了,电话也打不通。”邓溶一脸疑惑地回答:“师兄已经好多天都没来了,至少有三天时间了。我也觉得挺奇怪的,他平时很少这样一声不吭就消失的。”
植淑芳一听,顿时慌了神,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带着哭腔说道:“他肯定是在外面有人了,不然怎么能这么久不回家,也不跟我说一声啊!我的命好苦啊!”邓溶赶忙上前安慰道:“嫂子,您先别着急,别自己吓自己。师兄不是那种人,他肯定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忙得脱不开身,才没顾得上跟您联系。说不定他是去谈什么重要的生意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