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上小神童 作品

第178章 涟漪(第2页)

江城家政公司的办公室里,静谧得能听见墙上挂钟的滴答声。邓溶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手中的电话仿佛有千斤重。她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咬了咬牙,拨通了童世婷妈妈的号码。电话那头很快传来童世婷妈妈略带颤抖的声音:“喂,邓总……”

邓溶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平和:“你现在来我办公室一趟。”童世婷妈妈赶忙应道:“好的,邓总。”挂断电话,童世婷妈妈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她匆匆整理了一下略显凌乱的头发,深吸几口气,试图让自己狂跳的心平静下来,可双手还是忍不住微微颤抖。她一边整理衣服,一边在心里想着这次邓总找自己,肯定是因为上次的失误,不知道会不会被辞退,心里越想越害怕。

邓溶起身,缓缓走到一旁的茶几前,开始有条不紊地泡茶。她的眼神有些复杂,既有对童世婷妈妈工作失误的不满,又有一丝难以言说的同情。她想着童世婷妈妈一个人带着孩子也不容易,这次的失误虽然给公司带来了损失,但也不能一棒子打死。不一会儿,门口传来一阵轻轻的敲门声。“进来。”邓溶说道。童世婷妈妈推开门,像一只受惊的小鹿般小心翼翼地走进来。她偷偷瞥了一眼邓溶,见对方表情严肃,心里愈发紧张,连脚步都变得有些沉重。她微微低下头,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邓总,您找我?”

邓溶指了指对面的椅子,轻声说:“坐吧。”童世婷妈妈缓缓坐下,双手紧紧地攥在一起,指关节都泛白了。邓溶看着她,神色平静地讲述起处理这次事件的详细过程。说完,邓溶微微皱眉,严肃地说:“客人那边我们已经沟通好了,不再追究我们的责任,但是这次因为你的失误,给公司造成了一定的损失,所以公司决定降低你的职称。不过,工作你还可以继续在这里做。”

童世婷妈妈听了,眼眶瞬间红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她连忙说道:“邓总,我明白,是我做得不好,给公司带来这么大的麻烦。降低职称是应该的,我一定会努力工作,争取把职称再升上去。真的太感谢您还能给我这个机会,不然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邓溶微微点了点头,语气缓和了一些:“这次也是客户虽然棘手,但是还比较通情达理。你以后一定要珍惜机会,吸取教训。另外,我之前话说得有些重了,在这里跟你道个歉。”童世婷妈妈听了,急忙摆手,声音带着哭腔:“邓总,您千万别这么说,是我错了,您批评得对。我以后一定会更加小心谨慎,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了。”此时,办公室里的气氛渐渐变得不再那么压抑,一丝和解的暖意悄然弥漫开来。童世婷妈妈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她感激地看着邓溶,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更加努力工作,不辜负邓总的信任。邓溶看着童世婷妈妈,心中也感到一丝欣慰,她知道,经过这次事情,童世婷妈妈一定会更加谨慎,公司也需要这样愿意改正错误的员工。

木雕车间里,弥漫着淡淡的木屑香气。唐大庭、叶兆康和赵盈芝三人神情紧张地围在一台崭新的机器旁,这台机器承载着他们对木雕店未来的无限期望。它刚从钢城千里迢迢运来,一路上,他们的心都悬在这台机器上。他们想着这台机器要是能顺利投入使用,木雕店就能承接更多复杂的订单,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扩大市场份额。

叶兆康深吸一口气,眼神中透着坚定,看向唐大庭和赵盈芝:“都准备好了吗?咱们这就试试这新家伙。”唐大庭用力地点点头,双手不自觉地握紧,仿佛在给自己打气:“准备好了,兆康,开机吧!”赵盈芝也微微咬着嘴唇,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轻轻嗯了一声。

叶兆康转过头,对着一旁的林宏宇大声喊道:“宏宇,开机!”林宏宇神情专注,应了一声后,小心翼翼地按下启动按钮。机器先是发出一阵低沉的嗡嗡声,仿佛在积蓄力量,紧接着,轰鸣声逐渐变大,各个部件开始有条不紊地运转起来。

三人都紧紧盯着机器,眼睛都不敢眨一下。唐大庭的手心早已布满汗水,赵盈芝紧张得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随着机器的运作,一块普通的木材在刀具的雕琢下,渐渐展现出奇妙的变化。线条流畅而精准,每一刀都仿佛带着生命。

“成功了!”叶兆康兴奋地跳了起来,脸上洋溢着抑制不住的喜悦。唐大庭激动得满脸通红,双手用力鼓掌,大声说道:“太好了!兆康,盈芝,咱们这趟钢城没白跑啊!这机器太棒了!”赵盈芝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笑着说:“是啊,这下木雕工艺肯定能迈向新台阶了!” 三人兴奋地围在机器旁,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机器的性能和未来木雕工艺的发展规划。唐大庭兴致勃勃地比划着:“有了这台机器,咱们就能承接更多复杂的订单了。比如说那种需要精细雕刻的大型摆件,以前咱们因为设备限制做不了,现在就没问题了。”叶兆康连连点头:“没错,而且效率肯定能大大提高,质量也更有保障。咱们可以增加产量,满足更多客户的需求。”赵盈芝则笑着补充:“咱们还可以借此机会,开发一些新的木雕产品系列,拓展市场。比如结合现代家居风格的小型木雕饰品,肯定能受到年轻人的欢迎。”他们的笑声在车间里久久回荡,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心和憧憬。此刻,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化作了满满的喜悦,他们深知,这是木雕店发展道路上一个崭新的起点,未来虽然充满挑战,但他们已经做好准备,携手迎接每一个机遇。他们想象着木雕店未来的繁荣景象,顾客们对他们的产品赞不绝口,订单如雪片般飞来,而他们的木雕技艺也能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