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规划与算计(第2页)
岳父梁群峰已经作出不少让步,不仅替他挡住了追责,还悄然为他开辟了一条新的职业路径。
侯亮平原本在京州市反贪局反腐一处供职,职位与陈海相仿,只是职责有所差异。
此次停职,正值晋升关键时刻,使他错失良机。
反观陈海,从副科级升至正科级,由反贪局调任至上级监察院,担任汉东监察院组织处处长。
这一安排无疑为陈海将来在反贪局占据重要位置奠定了基础,只需岁月沉淀和资历累积。
陈海的仕途顺遂,得益于其父老监察长的背景,两代监察人皆为反腐事业添砖加瓦。
而侯亮平虽出自知识分子家庭,虽有一定优势,却缺乏那种深厚的监察根基。
见风头渐弱,同僚祁同伟已高调出任京海市副厅长,侯亮平自然也按捺不住,渴望回归岗位,为民服务。
“决定了!”陈海,这位睡在上铺的挚友直截了当地说,“先安排你去林城市监察院工作。”
他又补充道,“那边的李达康书记正在大力推动反腐斗争,到了那里你要好好表现,抓住这个机会!”
侯亮平听罢,眉眼间绽开笑意,恰似孙悟空终破五指山,重拾自在。
可陈海话锋急转,“不过,林城原是祁同伟的战场,我们监委与警局纠葛甚深,少不了交集。
你初来此地,须得谨慎行事,切莫与当地警界起冲突。
听说那警局局长对祁同伟颇为推崇,二人交情深厚,我怕你的工作会受牵连。”
侯亮平心头一沉,难道才脱困局,又要遭磨难?即便心有不甘,他仍郑重应允:“你尽可放心,我不是孩童。
再说,我也非祁同伟那般专横。
我会踏实做事,不负百姓,不负国家。”
陈海听后勉励他几句,却仍感慨道:“若非此事,你早该升正科了。
不过你尚年轻,再坚持一段时日吧!”此言令侯亮平百感交集。
确实,他正值韶华,前路漫漫。
然而,进步岂能单靠隐忍?
此处,退缩绝非良策,更无柳暗花明之说。
尤其是停职之后,他至少两年内无法晋升职位,这蹉跎无疑让他相较同辈落于下风。
尽管内心抗拒,侯亮平不得不直面现实。
所幸,他是梁群峰的乘龙快婿。
熬过这段时日,他仍有东山再起的可能。
比如此次赴林城,若能妥善筹划,未必没有翻盘之机。
毕竟,林城的李达康书记出身显赫,若得其青眼,在汉东省必有一席之地。
加之高育良的支持,只要侯亮平收敛锋芒、低调行事,仕途定能步步高升。
忽而,侯亮平向陈海询问:“钟小艾近况如何?”
钟小艾?陈海一脸茫然:“你为何还问起她?”
侯亮面色凝重:“闲来无事,随口一问。”
陈海不愿多扰,只淡然答道:“听其他同学讲,她似乎已升任纪监一室主任了。”
侯亮平听罢,怒火涌上:“上次她不也受处分了吗?怎这般迅速升迁!”
世事如此,爱恨易转,似成定规。
陈海叹息道:“她怎能与我们等量齐观?况且,那不过是记过罢了,时日早已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