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不一样的地位(第3页)
赵瑞龙心里也有自己的考量。
他对京海的关注有限,
但对祁同伟格外留意。
毕竟,这是父亲屡次提起的人物。
即使赵瑞龙再低调,他也明白必须随时掌握这个人的情况。
不为别的,
至少在与父亲共进早餐时,
当父亲再次问及此人,
自己能应对自如,
不至于让父亲觉得毫无价值。
所以,杜伯仲看到的,赵瑞龙同样看得到,而且更加清晰。
只是赵瑞龙不便亲自操盘商业事务罢了。
但这并不代表他没有商业头脑。
京海市的工程项目,大家都知道,是越东地区的重要支柱。
它不仅是区域经济融合的核心纽带,
更是国家战略布局中的关键部分。
无论是整体布局的“方略”,还是细致入微的“策略”,都蕴藏着取之不尽的机会。
杜伯仲直言:“莽村的项目已经彻底停摆。”
“赵总,现在介入正是时候。”
当地复杂的局面已被理清,此时加入,无疑等于坐享成果。
赵瑞龙心中自是清楚:“只是越东距离终究有些远。”
杜伯仲毫不在意:“不是还有祁同伟在吗?”
赵瑞龙明白祁同伟在京城海的位置,
且随着赵立冬等人的调整,
作为京城海扫黑行动的核心人物,祁同伟对该市的影响力正逐步增强。
即便他不在领导班子之中,
不论是新任或升职的市长,还是青华区未来的领头人,
都必须重视祁同伟的看法。
没有人敢轻视他的存在,
毕竟,那些曾经忽视祁同伟的人,比如赵立冬和孟德海,早已退出舞台。
如今,京城海的市民无人不知警局局长祁同伟的名字。
这位从汉东调至越东的战斗英雄,
因东山市的扫毐行动脱颖而出,成为全国瞩目的缉毐先锋。
如今,他又以扫黑英雄的身份重新闪耀。
百姓不懂官场与商界的复杂,
也看不穿其中的勾心斗角。
他们只知道,黑即是恶,
谁打击邪恶,谁就是他们的英雄。
所以,当杜伯仲提到祁同伟时,
这无疑为山水集团进入京城海铺平了最有利的道路。
然而,赵瑞龙却说:“祁同伟是否会与我们合作,我心里没底。”
“你都没信心?”杜伯仲惊讶地笑问,“祁同伟可是汉东司法秘书长高育良的门生,而高秘书长又归你管。”
“这话可不能乱讲,”赵瑞龙笑着更正,“高秘书长是组织的人!”
杜伯仲轻笑一声:“道理一样。”
“那么,这事你怎么看?”
赵瑞龙对京城海这块大蛋糕也是志在必得。
不管能不能顺利涉足,总要先探探情况。
“行,我们先去看看,成功与否再说。”
杜伯仲连连点头:“赵总,只要您愿意尝试,就没有什么做不到的事情!”
赵瑞龙嘴角一扬,露出得意之色。
在京城,
尽管赵瑞龙的山水集团赫赫有名,
但若论撑起整个汉东经济大梁的企业,
山水集团仍稍显青涩。
真正掌控汉东经济命脉,
并承担国家经济发展重任的,
是京城的中福集团!
中福集团作为国有经济的标杆,堪称国企典范。
其董事长之位,足以让汉东的行政领导虚席以待,与赵立春并肩前行,由此可见中福集团的地位举足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