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该怎么查是个问题(第2页)
只要碰到类似的案件,他就控制不住想要插手,毕竟年轻气盛,管理经验尚欠火候,还没能完全摆脱一线工作的习惯。
“祁局,如果没有别的事,我这就告辞了。”
祁同伟点头同意。
就在贺芸准备推门而出时,祁同伟忽然叫住了她:“哦,对了,贺局,通知手下的人,以后不用再将案件材料送过来了。”
贺芸稍作停顿,转过身笑着回应:“好的。”
没过多久,祁同伟约见蓝山区刑警队长吴宇柯商讨案件的消息就在绿藤市警界内部传得沸沸扬扬。
虽然具体内容并未外泄,但这一事件本身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在绿藤市,祁同伟的到来本被视为一件大事,他的每一步行动都被人们密切关注。
然而,三个月过去,他所聚焦的却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小**案,而且还是蓝山区的。
这未免让人觉得太过离谱。
消息一出,外界顿时炸开了锅,各种议论层出不穷。
“唉,看来我们确实对他期望过高了。”
有人叹息。
“也不能全盘否定,毕竟他如今已是局长,身份地位不同以往。”
另一人反驳。
“哼,所谓的扫黑英雄不过如此,徒有虚名罢了。”
还有人冷嘲热讽。
“依我看来,京海那件案子不过是沾了指导组的光,祁同伟自己也没做什么。”
更多人附和。
“指责祁同伟未免有些苛刻,归根结底,绿藤市的情况太复杂了。”
也有不同的声音。
“谁说不是呢?祁同伟再厉害也不是神,绿藤市的水太深,就连菩萨来了也可能束手无策。”
与此同时,有人甚至揣测祁同伟是否已被八通楼背后的势力收买。
“真是令人失望,我们满怀期待,结果只看到这样的表现!”不少人对此表示不满。
或许是祁同伟的影响力太大,关于他的动态迅速扩散到周边地区。
在汉东林城的侯亮平对此尤为敏感。
作为监察院的一员,他在一个环境恶劣的地方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当地警局对他多有排斥,提交的案件常如石沉大海。
更糟糕的是,李达康身为林城市的领导者,表面上迎合上级,实则对下属横眉冷对。
在这段艰难的时间里,侯亮平唯一的慰藉便是祁同伟似乎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他对祁同伟的期待早已降到冰点,只希望祁同伟不要再步步高升,能够保持现状,自己也能安心工作。
因此,当得知祁同伟的最新情况时,侯亮平立即拨通好友陈海的视频电话,两人隔着屏幕举杯,共同调侃祁同伟的“江郎才尽”。
然而,命运总是爱开玩笑。
第二天,侯亮平刚走进单位,就听到同事们的热议:祁同伟在中江地区再次展现实力,仅用三句话就解决了悬疑案件,还一举捣毁了潜伏多年的贩毐团伙,并顺藤摸瓜揭开了二十年前的一桩旧案。
这一消息在绿藤市、中江地区乃至整个汉东掀起轩然大波。
侯亮平震惊之余,心中满是挫败感,仿佛刚吞下一只苍蝇,又发现它来自粪坑一般。
“亮平,你的师兄真不简单!”一位新来的同事并不了解侯亮平和祁同伟之间的恩怨,只知他们都来自汉东大学,便热情地拍拍他的肩。
侯亮平冷眼瞪着对方,缓慢而清晰地说:“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