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风起

1966年的四月,春风里带来的不再是暖意,而是一股令人不安的躁动与肃杀。

外面的世界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股风也毫不意外地刮进了轧钢厂。

杨厂长,那位曾经沉稳持重、口头上对傻柱还算不错的领导,毫无悬念地下了台。

罪名是些莫须有的东西,但没人敢深究。

昔日受人尊敬的厂长,如今被发配去扫厕所,穿着破旧的工作服,低着头,忍受着过往熟人或怜悯或鄙夷的目光。

厂区的广播里,每天都在播报着新的“胜利”,字字句句都敲打在人们心上。

而李副厂长,那个惯会钻营、见风使舵的角色,则顺势而起,摇身一变,成了厂里新成立的“革委会”主任,大权在握,意气风发。

厂里的风气为之一变,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张和告密的气息。

这一切,陈小满在厂里看得清清楚楚。

他对杨厂长的遭遇并无太多意外,只是偶尔路过厕所时,看到那个佝偻的背影,会微微蹙眉,但很快便恢复平静,目不斜视地走开。

他深知此刻任何不必要的同情都可能引火烧身。

对于李主任的得意,他更是敬而远之,保持着表面上的客气与距离,绝不深交,也绝不得罪。

他的《社会精英系统》让他更懂得如何在这种环境下保全自己,安稳度日。

与此同时,傻柱还是那个傻柱。

尽管外面风声鹤唳,他却依然故我,不知通过什么门路,还是偷偷跑去给那位已经“靠边站”的大领导做饭。

这事儿他做得隐秘,但陈小满隐约有所察觉。

他不得不佩服傻柱这人的轴和那点未泯的义气,但也仅止于佩服,绝不会掺与半分。

他知道,这是傻柱的命运,也是傻柱的选择。

而在四合院里,最大的变化来自于许大茂家。

没有了任何外力的干预,娄晓娥父母的被抓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娄家终究是有些底蕴和门路的,在某个夜深人静的时候,娄晓娥连同她的父母,如同人间蒸发一般,悄然离开了四合院,离开了四九城。

传言说,他们去了南边的港岛。

许大茂一下子成了孤家寡人。

他原本指望着靠娄家更进一步,没想到转眼间老婆没了,靠山也没了,还背上了个“有问题”的家庭出身的名声。

他虽然靠着检举揭发和紧跟李主任的步伐,暂时在厂里还算得意,但在院里,却显得形单影只,眼神里时常流露出一种狠戾和空虚交织的情绪。

他偶尔喝醉了酒,会在院里指桑骂槐,但也没人再真心怕他或者搭理他。

95号院的日子,就在这种表面压抑、内里暗流涌动的状态下继续着。

家家户户关门闭户的时候多了,串门聊闲天的少了。

陈小满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小家庭。

安雨琪的产期越来越近,他每天下班就回家,细心照料妻子,陪伴一天天长大的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