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形势愈发严峻
安雨琪坐月子的时光,几乎全是陈妈里外操持。
安父安母也从金鱼胡同过来看过几回,每次都是匆匆而来,放下些滋补品,仔细看看女儿和外孙的气色,得知一切都好,便又匆匆离去。
他们的神色里,除了欣慰,还带着一种难以掩饰的忧虑和谨慎。
安家是医学世家,在这种年月,成分敏感,他们不得不更加小心,减少往来,避免给女儿一家带来任何不必要的麻烦。
安雨琪理解父母的苦衷,虽有不舍,却也从不多留。
时间进入1966年5月。
外面的形势如同脱缰的野马,越发严峻酷烈。
广播里的声音越来越高亢尖锐,报纸上的字眼越来越充满火药味。
街上穿着绿军装、戴着红袖标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呼啸而过,带来一种令人心悸的狂热气息。
大学已经停了课,中学也开始躁动不安。
一种无形的、紧张的压力弥漫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连夏日的空气都仿佛变得凝滞而沉重。
轧钢厂里的气氛更是绷紧了一根弦。
李主任的权力日益巩固,各种“学习会”、“批判会”层出不穷。
许大茂上蹿下跳,愈发得意,俨然成了厂里的风云人物。
而像傻柱这样管不住嘴、脾气又倔的,则动辄得咎,没少被刁难,车间里的活也越发难干。
陈小满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心中的警惕提到了最高。
他在厂里几乎成了隐形人,除了必要的技术交流,绝不参与任何讨论,对任何敏感话题都三缄其口。
他深知,在这种时候,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都可能招来祸端。
他的系统没有提供任何对抗时代洪流的力量,只让他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保全自身的重要性。
下班回到南锣鼓巷,感觉像是暂时卸下了一层沉重的铠甲。
但巷子里的气氛也不再如往日般闲适。
大字报贴上了巷口的墙壁,墨迹淋漓,触目惊心。
偶尔有戴着红袖标的人列队经过,脚步声整齐而沉重,引得家家户户门窗紧闭。
陈小满加快脚步,推开93号院的院门,仿佛将所有的喧嚣与危险都关在了门外。
院里,安雨琪正抱着快满月的瑞华在屋檐下轻轻走动,哼着温柔的摇篮曲。
小家伙在她怀里睡得香甜。
三岁多的中华则蹲在院子角落,好奇地看着蚂蚁搬家,小脸上是全神贯注的平静。
看到丈夫回来,安雨琪抬起头,露出一个温柔却略带疲惫的笑容。
她虽然尽量不去理会外面的风雨,但那种无处不在的紧张感,还是透过各种缝隙钻了进来,让她心神不宁,尤其是在父母匆匆来去之后。
“回来了?今天怎么样?”她轻声问,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
“挺好,没事。”陈小满放下包,走过去,先看了看小儿子熟睡的脸庞,然后伸手轻轻揽了揽妻子的肩膀,动作自然而充满安抚的意味,“外面有点吵,别担心,跟咱们没关系。”
他又走到中华身边,蹲下来陪他看了一会儿蚂蚁,用轻松的语气问:“中华今天在家乖不乖?有没有帮妈妈照顾弟弟?”
中华抬起头,骄傲地挺起小胸脯:“乖!我给弟弟拿尿布了!”
虽然可能拿的是擦桌布,但这份心意弥足珍贵。
陈小满笑着摸摸他的头:“真棒!是哥哥了!”
陈妈从厨房探出头:“小满回来了?正好,快收拾一下吃饭了,今天炖了鸡汤,给雨琪补补。”
饭菜上桌,依旧是简单却温馨的场景。
但饭桌上,陈妈忍不住还是压低了声音说起听到的传闻:哪个胡同的老教授被带走了,哪条街的店铺被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