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聋老太太下线
陈小满和安雨琪提着点心走进静悄悄的95号院,越往里走,那股不寻常的寂静和从后院隐约传来的悲声让他们的心渐渐沉了下去。
踏入后院,看到挤满的人群和那悲戚的氛围,他们立刻明白,院里最年长的老人,恐怕出事了。
陈妈红着眼圈迎上来,证实了他们的猜测:“老太太……昨儿晚上,睡着走的……安详。”
聋老太太走了。
这位四合院里最年长、无儿无女、由易中海夫妻和傻柱养老送终的孤寡老人,静悄悄地走完了她漫长的一生。
她的离去,仿佛抽走了这个大院的一根主心骨,让所有老街坊都沉浸在一种复杂的悲伤里,那是对一位长者的怀念,也是对一段共同经历的岁月即将彻底落幕的怅惘。
陈小满目光扫过人群,看到了正在忙碌的易中海。
易中海显得苍老了许多,背脊似乎更驼了,脸上带着悲伤和一种“完成了任务”后的空茫。
他正和几位大爷商量着事情,但眼神里少了往日的绝对权威,多了些依赖。
毕竟,给一位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操办后事,方方面面都需要人手和花费。
傻柱也在,眼睛肿得像核桃,这个平时混不吝、嘴硬心软的汉子,此刻像个失去依靠的孩子,默默地帮着搬东西,偶尔用袖子狠狠擦一下眼睛。
他和聋老太太感情最深,老太太几乎算是他另一个“妈”。
“妈,一大爷和柱子哥他们怎么说?后事怎么安排?”陈小满低声问陈妈,语气里带着尊重。
在这种事上,易中海和傻柱是主导,他必须清楚自己的位置。
“正商量着呢……老太太没亲人,后事都得院里和大家伙一起张罗。”陈妈叹道,“一大爷意思是,尽量办得体面点,不让老太太走得太冷清。”
陈小满点点头,表示明白。
他带着安雨琪走上前去。
“一大爷,柱子哥。”陈小满开口,声音沉稳。
易中海和傻柱抬起头。
看到是陈小满,易中海像是松了口气:“小满来了……”
他知道陈小满现在的能量,有他出面,很多难处或许就能解决了。
傻柱哑着嗓子叫了声:“小满……”就说不出话了,只是重重拍了拍陈小满的胳膊。
“一大爷,柱子哥,节哀。”陈小满沉声道,“老太太的后事,有什么需要我出钱出力的,您们尽管开口。
用车、联系殡仪馆、棺木、酒席,所有花费,算我的。
算是我替咱们全院,也是替我爸妈,尽一份心。”
他没有大包大揽抢风头,而是把决定权和主导权依旧交给了易中海和傻柱,只是提供了最坚实的经济和资源支持。
这话说得极其漂亮,既显示了他的担当和能力,又全了易中海的面子和傻柱的感情。
易中海眼眶又湿了,连连点头:“好,好……小满,有你这话,我心里就踏实了。
老太太没白疼你们这些孩子……”
他知道,陈小满的承诺意味着这场丧事会办得风光体面,绝不会让老街坊们看了笑话,也让傻柱心里能好受些。
傻柱更是感动,哽咽道:“小满……谢了……哥哥记心里了!”
“柱子哥,咱不说这个。”陈小满摆摆手,“现在都需要做什么,您和一大爷安排,我的人和我都在边上,随时听招呼。”
安雨琪也上前对傻柱和易中海妻子轻声安慰着,然后自然地融入帮忙的妇女队伍中,和白寡妇、秦淮茹等人一起,准备孝布、整理遗物。
陈小满则退到稍外围一点,拿出他那部笨重但象征身份的大哥大,开始低声打电话安排。
“对,要最好的楠木棺椁……对,尽快送到南锣鼓巷95号院……”
“联系八宝山那边,要一辆最好的灵车,时间安排听院里一位姓易的老先生的……”
“建国饭店订三桌素席,中午送到院里来……”
他条理清晰,语气果断,每一个指令都精准地解决了丧事中最实际、最棘手的几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