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变法
“因此在极度的效率追求中,改制从春秋时的局限于一时、局限于某一项政策的修修补补,演变成了战国时期彻头彻尾,伤筋动骨的变法。”
方圆看着变幻的星空冷漠道。
改制和变法实际上就是一体两面,或者说一件事儿的两种不同说法。
只不过,改制一词还带着些许温情的回望,仿佛是在旧袍上打块新补丁,总还承认那件旧袍子的存在。
但变法则是直言不讳向所有人宣布这件袍子已经烂了,坏了。
再也没用了,甚至拿来做新衣裳的料子都不行。
“目的不同,大家做事的方法自然不同。”
东皇太一声音悠远,仿佛从时间的尽头传来:“春秋之世,诸国争霸,所求不过‘伯(霸)长’之名。
挟天子以令诸侯,仍需奉周室为共主,行事纵有僭越,大义名分仍需顾忌三分。
故而其改制,如同园丁修剪枝杈,所求无非让自家这棵树长得更显眼些,却从未想过要掀翻整座园林的格局。”
他的话语引动星雾,幻化出齐桓公、晋文公等霸主会盟的景象。
虽然已经开始突破规则,甚至开始玩弄规则。
但旌旗之上,依稀还可见“尊王”的旧徽记。
从来没有什么东西是凭空出现的,所谓的家天下是如此,公天下是如此,战国时那津津乐道的变法也是如此。
只不过春秋时期的变法核心是奴隶主阶级为维护统治、增强国力,对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进行的局部调整。
或者说就跟后世所谓的改良派一样,想尽办法在旧制度的框架里修修补补。
完美诠释了既要又要。
既要保住奴隶主阶级的核心利益,又想借局部调整榨取更多生产力。
一边承认井田制的正统,一边用初税亩、相地而衰征悄悄承认私田。
一边维持国人当兵的老规矩,一边又偷偷把野人拉进军队扩充兵源。
从头到尾就没有考虑过把旧袍子扔了的问题,而是想着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而这些手段也的确帮助了他们迅速壮大,在争霸这一活动里面取得了莫大的优势和成果。
但这种无视周礼越来越崩坏,只顾着修修补补的操作实在过于掩耳盗铃了。
“毕竟周礼是所有事情的根基。”
方圆有点绷不住的说道:“就好像给患者治病,不问他病因,不检查他的病症。
只顾着问他感觉怎么样。
哪里感觉不好了,就想方设法的用另一套工具也罢,还是药品也好,让病人感觉舒服一点。
但就是没人管一下,患者到底生了什么病?”
东皇太一周身的星雾仿佛都因这个比喻而凝滞了片刻,随后发出低沉的回响,如同一声无声的叹息。
“更可笑的是。”
方圆继续道,目光扫过星雾中那些忙于修修补补的春秋霸主幻影。
“这些人的药方把病人治的红光满面的同时,也把他的最后一点元气给耗死了。”
“因为他们所有的修补,都在进一步瓦解周礼本就摇摇欲坠的根基。”
东皇太一的声音冰冷地指出关键。
初税亩承认私田,是在瓦解井田制(经济根基)。
允许野人当兵,是在打破国人-野人的等级界限(兵制与社会根基)。
挟天子以令诸侯,是在亲手撕扯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遮羞布(政治根基)。
他们每为了自己强大而采取的一项高效措施,都是在周礼这座旧堤坝上掘开一道新的口子。”
星雾翻腾,显现出洪水在堤坝的千疮百孔间奔涌,最终汇成滔天巨浪的景象。
“所以,春秋的争霸,是一个典型的囚徒困境。”
方圆的语气变得极其冷静,如同一个局外的观察者。
“任何一个国家,如果它不进行这些‘改制’,它就会在竞争中落后、挨打。
但它一旦进行了这些改制,虽然短期内强大了起来,却同时也在破坏大家赖以共存的基本规则(周礼)。
当所有国家都为了不自毙而不得不参与这场破坏性竞争时,系统的总崩溃就成了必然。”
“他们赢得了每一场战役(称霸),却无可挽回地输掉了整个战争(维系天下的秩序)。”
东皇太一做出了最终的判决。
“而当堤坝彻底崩溃,洪水滔天(战国之世)来临之时。
用来对抗小灾小难的手段,又怎么可能对抗得了天道崩塌这样的大灾。
甚至曾经赖以强大的手段(如称霸策略),在新形势下变成了取死之道。”
“毕竟他们还沉醉在旧日的梦中,哪怕那份旧梦早就被他们亲手撕碎。”
方圆叹息道。
典型例子就是楚怀王居然真的相信秦国会把六百里商於之地交给楚国,以及后来又上了大当,落得个身死异乡的结局。
“这不是以前大家都是同事,服个软、认个错就能把事情了了的时候了。
如今是你死我活的斗争,谁要是还搞不明白这个道理,那死的第一个就是他。”
春秋五霸的结局都挺惨的,不只是个人,哪怕是国家也是一样。
齐国被人代了,晋国被人分了。
楚国国都在春秋就被人给攻破了,要不是后来秦国出手帮忙,楚国是真他妈恐怕得玩完。
吴国越国是已经玩完。
方圆的语气骤然变得锐利,如出鞘之剑。
“毕竟现在大家的目标,一个是救亡图存,另外一个就是想要问鼎天下。”
星图中,那些代表诸侯的星辰光芒暴涨,彼此冲撞、吞噬,再无任何缓冲与遮掩。
所有理想的秩序都已经崩塌,全部归于冰冷的现实。
因此一切的修补都已无效,唯有推倒重来,方能于死地中求生。
而这个过程,注定要比修补更残酷。
“魏国是最先动手的,毕竟他们在违背周礼以后得到的成果最为丰厚。”
方圆指向星图中一颗率先爆发出刺目强光、结构剧烈变化的星辰作比。
三家分晋时,魏国分到了当时晋国最核心、最富庶的区域,堪称天胡开局。
从地理和资源看,魏国占据的是晋国中部及南部的精华地带。
经济上,拥有运城盆地、汾河平原等产粮区,农业发达。
还控制着盐池、铁矿等重要战略资源,是晋国传统的富庶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