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西方二人成圣(第2页)
准提赶忙上前一步,满脸堆笑:“师弟过谦了。您的见解与智慧,我等早有耳闻,今日但听师弟一言,便胜我等苦悟百年。还请师弟不吝赐教。”
盘锐微微点头,抬眼望向那浩渺无垠的大海,陷入沉思,片刻后缓缓开口,声音平和却又仿佛蕴含着无尽奥秘,引得接引与准提二人全神贯注,不敢有丝毫懈怠,只待聆听那可能改变西方命运的至理箴言。
盘锐手抚下颚,沉思片刻后说道:“成圣之路,首在明心见性。你二人既已身具鸿蒙紫气,根基已有,但需深研西方之灵韵,西方有其独特的天地法理,虽与东方有别,却也不失为成圣的深厚土壤。莫要一味追随东方成圣之法,当在西方教义与众生信念中寻出独属于自己的大道根基。”
“再者,洪荒生灵皆为天地所育,西方教若想大兴,需广结善缘,以慈悲为怀,感化众生。不只是西方之生灵,东方乃至整个洪荒的生灵,皆可入你西方教之视野。但此善缘并非强行招揽,而是以无上智慧与德行,让众生自愿皈依,如此方能凝聚强大的愿力,为成圣助力。”
“还有,对自身的法门不可固步自封。在这洪荒世界,天地法则变幻无穷,需不断感悟、吸纳新的元素融入西方教义与修行之法。如这东海之水,纳百川而浩瀚,你二人亦当以开放之态,接纳不同的修行理念与神通手段,融会贯通,方能突破现有瓶颈,在成圣之路上迈出坚实步伐。且成圣并非仅仅追求力量与境界的提升,更要对天地有大担当,在天地大劫来临之时,有所作为,以护佑苍生为己任,如此,方能得到天地的认可,最终证道成圣。”
准提听闻盘锐所言,心中顿时豁然开朗,眼中闪过一抹明悟之色。他暗自思忖,原来一直以来太过着眼于东方成圣之法,却忽略了西方自身的独特优势与灵韵。西方广袤大地、万千生灵,皆可成为成圣之路上的助力,当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天地法理,以此为根基来构建属于西方的成圣之道,而非盲目模仿东方。
准提更是觉得切中要害。在这洪荒世界,变化万千,唯有不断学习、融会贯通,才能打破自身局限,让西方教义与修行之法不断升华,在成圣之路上走得更远。且承担天地之责、护佑苍生,这既是成圣的必要条件,接引亦是双手合十,微微点头,一脸的肃穆与沉思。他明白盘锐所说的明心见性乃是关键所在,要先明晰西方自身的特质,找准在西方成圣的方向,不能迷失在对东方成圣模式的追逐中。
接引与准提静立在人族祖地的沙滩之上,海风轻拂,海浪拍打着岸边,发出悦耳的声响。盘锐的话语如洪钟大吕,在他们心间久久回荡。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似一把钥匙,开启着他们对成圣之路与西方教义新的认知大门。
在这百年的时光里,他们仿若虔诚的求道者,日夜沉浸于人族世界。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人族的村落,他们便悄然隐身于市井之间,观察人族的起居劳作。看那田间农夫辛勤耕种,感受着生命与土地的紧密相连,从中思索生命轮回与西方教义中因果循环的微妙联系;白日里,他们步入人族的学堂书院,目睹学童们诵读诗书、研习礼仪,思考着如何将西方的慈悲与智慧融入人族的文化传承之中,以便教义能够更顺遂地传播。
百年的时光,转瞬即逝。一日,天边泛起一抹奇异的霞光,那霞光似在召唤,又似在预示着什么。接引与准提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坚定与决然。他们深知,西方那片广袤的土地在等待着他们,等待着他们将在人族祖地所悟所得播撒开来,去铸就西方教的辉煌。
于是,他们周身泛起璀璨的佛光,那佛光将他们的身躯笼罩其中。刹那间,只听得一声轻微的空间震颤之音,他们的身影已化作两道流光,如划破苍穹的彗星一般,向着西方疾驰而去。一路上,风云变色,灵气激荡,仿佛整个洪荒都在为他们这一伟大的征程而侧目。
等到接引和准提风尘仆仆地赶回西方,那片广袤而神秘的土地似乎也在静静等待着他们的归来。
二人身形悬于西方那澄澈高远的天空之上,周身佛光闪耀,气势磅礴。接引神色肃穆庄重,率先朗声道:“吾,接引,今于此庄严之地,在这西方天地的见证下。”话语掷地有声,回荡在西方的每一寸空间。
准提亦是满脸坚毅,紧接着大声宣告:“吾,准提,与师兄接引一同,在此宣告成立西方教!愿以西方教义,普度西方众生,引领他们走向解脱与悟道之路,望天道垂怜,佑我西方教大兴!”
随着他们的话音落下,天空中顿时风云涌动,祥瑞之光如潮水般涌现。西方大地似乎也微微震颤,仿佛在回应着这一伟大的时刻。只见苍穹之上,一道璀璨的光芒乍现,那是一缕功德如灵泉般自天而降,径直朝着接引与准提的体内涌去。这本该是值得欣喜之事,可接引与准提的面色却渐渐凝重起来。
在这洪荒世界,成圣之路艰难且需诸多机缘功德加持。像那三清凭借开天功德,女娲凭借造人功德,皆顺利证道成圣。然而接引与准提,他们既未参与那开天辟地的壮举,未得开天功德,又不曾如女娲般抟土造人,无有造人功德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