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筹办底报
这个夜晚的铁岭注定是个不平凡的夜晚,一千多名汉民拿着各式武器,冲向后金百姓居住区,挨家挨户清理,凡是男人都不会放过,有些后金男人拿起武器就和冲进来的汉民拼命,被跟在后面的大同军用弓箭当场射杀,
这一场骚乱并没有因为天亮而停止,大街上到处都是奔跑着剪掉金钱鼠尾辫子,换上汉人服饰的人,呼朋唤友,三五成团,拿着刀枪冲向后金人开的店铺酒肆,冲向后金百姓的家里,面对手无寸铁的后金百姓,展现出他们狼性的一面,谁会想到他们几天前还是在后金只有两百三线军队的压迫下苟延残喘的顺民,当大同军的旗帜插上城楼,城内汉人剪辫易服的动作里,藏着压抑太久的民族情绪。±o?白]马??书%¨院_;t \&?已?发?)?布>最?新`章·(节|可当他们拿起刀枪冲向后金百姓居住区时,那场烧杀抢掠便不再只是反抗的延续,而成了人性深渊的一次露底。
仇恨从来是把双刃剑。后金铁蹄下的汉人,或许见过亲人被奴役、家园被焚毁,辫发与胡服早已不是服饰符号,而是屈辱的烙印。剪辫易服的瞬间,是对压迫的决绝否定,可当复仇的火焰烧向无辜老幼,反抗的正义性便在血泊中模糊。~1/7/k^a^n¢w·e?n~x,u¨e..~c·o′m/人性的吊诡正在于此:受害者握着屠刀的刹那,可能变成自己曾经憎恶的模样。
群体狂热最易吞噬个体良知。当 “汉人” 的身份标签压倒 “人” 的共性,当 “复仇” 的口号盖过 “悲悯” 的声音,原本可能犹豫的手会变得果断。手无寸铁的百姓何辜?在集体行动的掩护下,个人责任感会神奇地消散 —— 仿佛参与暴行的不是具体的人,而是一个被愤怒驱动的群体符号。
权力更迭的真空里,人性的本相最易暴露。被压迫者翻身时,若心中只有报复而无悲悯,新的秩序便只是旧的轮回。那些剪去的辫子、换上的汉服,终究没能遮蔽人性中的幽暗。文明的进步从不是服饰的变换,而是面对仇敌时,依然能守住 “不向无辜挥刀” 的底线。
铁岭城的火光里,照见的从来不是某个民族的特性,而是全人类的困境:当仇恨积累到临界点,当群体情绪冲破理性堤坝,再文明的外衣也可能被兽性撕碎。?y.k*r_s?o~f-t¢..c~o!m+真正的解放,从来不是以暴易暴的狂欢,而是在手握权柄时,依然能对弱者保留一份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