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品
第1069章(第2页)
一时之间在当地还传为了美谈,赞扬这位父母官不拘一格,愿把神仙般的手段用在百姓身上。
直到多年以后,这桩美谈传到了京城,朝廷不日后便专程派出了一名钦差,不过不是去嘉奖真言断案的儒修官员,而是把那些凭借着真话断过的案件重新审查了一遍。
结果发现,那些用真话来断案的陈年旧案之中,至少有三成都成了冤案。
甚至还有几名无辜百姓因此被错判了死刑。
究其原因,便是这些积压下来的陈年旧案,并非是前任官员不尽责,而是这些案子的案情本就复杂,走访调查出来的线索甚至有自相矛盾之处,实在难以查明真相。
儒修官员太过依赖儒家手段,却忽略了每个证人即便都不撒谎,说出来的也未必是真相。
因为每个人,各有各的角度。
看到的不是全貌,说出来的真话自然就代表不了真相。
事后,那名儒修面对自己造下的冤案心境破碎修为倒退,自觉无颜再见当地百姓,散尽钱财辞官而去。
不知所踪。
“……尤其徐小友这事,已经涉及到的是一位皇子的真假与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