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品
第1657章(第2页)
高殷显然没想过父皇会怀疑他。
而事实证明,玄雍天子也没有多疑到怀疑到自己知根知底的儿子头上。
玄雍天子沉声说道:“不管是谁下的手,到手的信件被调包而不自知,这都是殷儿你的过错。”
皇子高殷低头俯首:“儿臣知错。”
玄雍天子高拿轻放:“知错要改,你这次应该是遇到了远在你之上的强敌,不能全都怪你,但你至少该在呈上来之前,意识到信被调包了,这是你的大意,下不为例。”
皇子高殷感谢父皇下不为例的恩典,重新抬头,看向已经服下了不死药,伤口渐渐愈合的李夷吾,问道:“父皇,既然信已经失,这铁证便没了,李夷吾该怎么……处置?”
李夷吾是一代大儒,子规书院的大先生,这可不能说杀就杀。
但是不死药也没有解药。
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
皇子高殷面对已经开始转变的李夷吾有些犯难,但是玄雍天子可没有半点为难之色,淡定至极地说道:“李夷吾里通外国,此时还有疑点吗?”
“禀父皇,此事确凿,已无疑点。”
李夷吾接触的船公身份已经查明了,就是大焱王朝安插在玄雍国的探子。
这一点毋庸置疑。
玄雍天子似乎根本就不在乎李夷吾的大儒身份,言语之中展现出了身为玄雍国主的冷酷与霸道:“既然这样,有没有所谓的铁证,与怎样处置李夷吾有什么瓜葛呢?朕之言,难道还不能定夺他的生死吗?”
李夷吾听着这对天家父子轻易定夺自己生死的交流。
却没有觉得荒谬。
因为这里是玄雍国,李夷吾十分熟悉这位天子一贯以来的手腕与风格。
国力不如大焱的玄雍国,能够厉兵秣马培养出能与大焱争锋的大军,本就与玄雍天子的专横霸道脱不开干系,这当然可以说是一意孤行,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玄雍天子的一意孤行,才让玄雍国极大程度上减少了内部损耗,避免步了玄威国的后尘,有了现在这般能与大焱王朝在边境上陈兵对垒的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