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章 绣衣使者(第2页)
陈严小声地说:“我知道了,为什么韩老狐狸极尽自信,偏要让我们选择这个潜伏地点了。”
随着几次闪烁的眼神交换,三人异口同声地说:“这里有,绣衣使者!”
早在汉朝时期出现的一种称谓,官职极低,权利却又极大,直接对皇帝负责。
这些人身穿绣衣,手持节杖和虎符,四方巡视和督查,发现不法问题可“代天子行事”。
汉武帝御赐名——“绣衣使者”,或者“绣衣御史”、“绣衣直使”。
当然,绣衣使者并不仅仅针对国内,他们还是优秀的谍报人员。
据《汉书·张骞传》中的记载,在张骞同志出使西域的队伍中,就存在着大量的绣衣使者。
在一系列征服西域的战争中,谍报起了重大作用。
至于张骞同志,陈严也有理由相信,他本身就是一个出色的绣衣使者。
相隔两千多年,陈严再一次来到张骞同志脚踏过的土地。
那个时候,这片范围叫作“西域诸国”,这个国家叫作“大月氏”。 不过张骞同志下手没轻没重的,史称“西域凿空”。
而现在,韩志强没有经过实地考察,怎么可能寻找到如此完美的潜伏地点?
韩志强是个老兵没错,在南疆的炮火里滚过一遭也没错,但他不是神仙。
在阿塔国,潜伏着我国的谍报人员!
陈严敛起神情,严肃地说:“活干的漂亮一点,要不然,就对不起我们的同志冒死潜伏!”
沈逸飞也同样收起脸上的玩世不恭,认真地点头附和:
——“虽然我们经常大言不惭,说自己经历过血与火的洗礼,可是跟潜伏的同志比起来,可差的远呢!”
战友们搜索完山洞返回了,陈严交代着,将防御布置好。
刘红华已经捧着一包掺杂有樟脑粉末的生石灰,围绕着洞口细细地铺撒了一层,防止小动物过来侵扰;
在远离山洞的隐蔽角落里,伍岭云布置了多枚“此面向敌”,红外感应和遥控两种起爆方式;
通往山洞的必经之路上,秦方中匍匐出去,把几枚红外报警器,状似随意的扔到石缝角落。
这些红外警报器经过伪装,有的像石头、有的像牛粪、有的像土块
陈严像兔子一样在洞口露了头,在沈逸飞的指示下,远远地指挥着秦方中在外边爬来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