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空降兵 作品

93章 友谊林(第2页)

陈严盯着前方的搅拌站说:“地形太复杂了,堪比cqb!”

其实陈严说的还是保守了,不是“堪比cqb”,而是难度要大得多。

清剿民用住宅楼的时候,还可以利用炸墙,打个时间差突入。

可是这是个混凝土搅拌站,里边充斥着大量的铁疙瘩一样的机器,怎么炸?

(注:参考某个被称为“绞肉机”的钢铁厂,几番易手。)

沈逸飞也对这个混凝土搅拌站露出为难的目光,口中却催促道:“我已经搜索不到敌人的通讯信号了,估计他们正在撤离。”

想跑?

也对,敌人不能像巷战一样死守混凝土搅拌站,他们当然要撤离。

陈严观察着搅拌站外围的地形——

搅拌站的东侧就是瓜德尔港、南面是大海、北面是无遮无拦的荒漠,都不是好的撤离路线。

搅拌站的西面,相隔着大约三百多米的空旷地带,就是60多亩“两国友谊林”。

陈严急忙按下送话器询问:“肖中队,最近有没有在瓜德尔港口的外海,发现有水路渗透的迹象?” 肖建林回答的毫不犹豫:“绝无可能!最近形势不太平,水声部更是不敢松懈,他们没有捕捉到任何一条陌生的水下信号。”

水声部的工作能力,陈严丝毫不敢怀疑,估计瓜德尔港的外围海底布满了无数个声呐信号收集器。

这些人可不是吃干饭的,出了国,可以称呼他们为“水声部”;

但是在国内,这个部门却叫“声呐站”,里边的人可是“声呐兵”。

海上撤离和撤进荒漠,想都不要想,而往港口范围内撤离就是自投罗网。

陈严心中有谱了,敌人大概率会从“友谊林”中撤离!

陈严再次按下送话器:“敌人可能出现在搅拌站和友谊林中,肖中队认为哪里更适合清剿一点?”

和陈严预想的一样,肖建林有点不好意思起来:“你知道的,我们是武警,不太擅长野外环境。”

(注:保命,相对来说!武大爷肉身成圣,威名如雷贯耳,哪怕是老陆来了,也要礼让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