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空降兵 作品

233章 不会掉下来吧?(第3页)

而且这是一座斜拉索大桥,如果伞衣够挂到斜拉的钢筋上,将会造成伤亡。

大桥附近的河滩土质松软,也不适合空降,只能退而求其次,在靠近大桥的位置找到了三块平坦的空降场。

陈严询问道:“空降场的天气状况怎么样?”

沈逸飞在键盘上敲敲打打:“云层较薄,目视可以看到空降场,但是有风,我建议从二号空降场着陆。”

二号空降场背临一座高山,可以遮挡一些来风。

陈严却没有答应,转而指着电脑屏幕上的三号空降场问道:“这里如何?”

沈逸飞回答道:“不建议,地形相对复杂,而且无遮无掩,着陆时的风肯定会很大。”

但是陈严计算了一下二号、三号空降场与贝拉大桥的距离,“武断”地决定:“时不我待,为了尽快赶到目标地点,我们从更近的三号空降场着陆。”

沈逸飞不再说什么,手指滑动,把自己电脑上的信息传递给领航员。

安—26轰鸣着调整航向,向着三号着陆场飞去。

没有放伞员,那就自己担任,陈严抱着沉重的伞包站起身:“所有人注意,跳伞准备!”

安—26运输机放慢了一点速度,开始笨拙地掠着三号空降场盘旋,尾舱门同时打开。

陈严挨个检查战友们的伞包,确认前后勾挂都没有问题,然后大手拍向每个人的胸前高喊一声:“好!”

由孙上明为陈严检查完毕伞包,沈逸飞把行军电脑收起来,向着所有人一点头:“位置重合了。”

就像鸭子一样,陈严跨着伞包向后走去,口中大声吆喝:“空降兵,三分钟准备!”

机长的声音在耳机里响起:“东方的空降兵,祝你们好运!”

陈严按下送话器回应:“一切好运!”

和孙上明并肩站上舱门踏板,陈严扣上风镜,回身再次叮嘱了一声:“高跳低开,最低开伞高度,我们下边见!”

孙上明向陈严点了点头,蜷起双腿高高跃起,利用机舱内外的压力差把自己拉出去,当先离机。

3500米的高空,寒风刺骨,陈严用力闭了一下眼睛,身体团成一个球向外趴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