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326 晋阳密会,杨修带来的震撼(第2页)
“没错,我赞同李先生的说法。即便日后曹操想要称帝,不还是得仰仗我们吗?他们能靠武力平定天下,难道还能靠武力治理天下不成?”
“王先生此言差矣,恐怕正是曹操的纵容,才使得李玄机如此胆大妄为。”杨修面带微笑,缓缓开口说道。
“你是……”
杨修赶忙躬身行礼:“在下杨修。”
杨彪指着杨修,满脸骄傲道:“正是犬子。”
袁氏的代表看向杨修,“德祖,你不是在许昌任职吗?何时回来的?”
“舅父容禀,修昨日才回到家中,过不了几日便要返回许昌继续任职。我本是回家探望父亲,不想碰上此事,便留了下来。”
接着,杨修开始向众人讲述自己在许昌任职期间的所见所闻。
“诸位皆是修的长辈,所以修不敢随意发表自己的见解,但可以将许昌的见闻说与诸位叔父,供大家思考。”
“自从我任职以来,曹操在冀、青、兖、豫、徐等地一共建立了十几座书院。”
“书院中的书籍大多由曹操提供,其中不少是昔日大儒蔡邕先生的藏书,还有以前洛阳所藏之书。”
王槐皱着眉头思索了一会儿,突然抬头道:“怪哉!洛阳的书简是在讨伐董卓时所得,而昔日蔡邕的书简大多已遗失损毁,曹操又是从何得来的?” 杨修回道:“是李玄机。”
“李玄机的妻子之一便是蔡邕的长女,早有传言说此女有过目不忘之能。这些藏书,恐怕就是她默写的。”
王槐点了点头,却又突然笑了,“那又怎样?想要培养出足够的人才,可不是靠那几本竹简就能实现的。”
杨修从怀里掏出一本《公羊传》,这本书竟是由白纸制成。
早在十多年前,白纸就已在市面上出现,只是数量极为稀少,据说因其制作工艺极为复杂,所以产量有限。
一直以来,即便是众多世家,也只是买上一沓纸,用来抄录家中重要典籍,日常记录依旧使用竹简。
杨修晃了晃手中的书册,“诸位,可知这本书造价几何?”
“恐怕不下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