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学圣使 作品

第72章 政委制度试点(4)

董其昌此人,那可是明朝末年赫赫有名的人物啊!他在政坛混的可谓如鱼得水,与各个派别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是东林派、阉派,还是后来兴起的公安派,他都能与之保持良好的关系,可以说是左右逢源,将明哲保身的政治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 想当年,董其昌通过科举考试踏入仕途,成功跻身于精英阶层之列。此后,他不仅与东林派、公安派等人士交往密切,还能与那些反对东林党的人相互欣赏、彼此支持。像他这般长袖善舞、八面玲珑的官员,在整个历史长河中都是极为罕见的存在。

也正因如此,几乎没有人会轻易去得罪这位德高望重的老臣,毕竟谁也不想给自己所属的党派招惹不必要的麻烦。对于每一个身处政治舞台的人物而言,懂得见好就收乃是至关重要的生存之道。而年轻的皇帝朱由校,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砺之后,也逐渐开始适应并扮演起这样的角色来。

只见他微微一笑,缓缓开口说道:“朕深知诸位爱卿皆是爱才之人,面对朕之所为,未曾有丝毫阿谀奉承之举。此乃彰显了你们高尚的品德操守,朕对此深感满意与欣慰呐!”

这番话犹如一顶金光闪闪的高帽子,直直地朝着满朝文武官员砸了过去。面对皇帝赐予的这份殊荣,即便心中再有不满之处,但又怎能不接受呢?要知道,这可是皇上亲自给予的‘赞誉’啊!

“陛下圣明!”群臣整齐划一的鞠躬称赞道,这其中有多少是认可皇帝的意思,那就只有他们自己清楚了。

“朕对这三百学子是有重用之心的,朕非常重视政委制度,而指导员只是该制度的起步。顾名思义,政委就是政治委员的意思,这群丘八为什么当兵,列位臣工心中都有数。他们心中可以没有国和家,但是不能绝不能没有回报,否则为什么他们要当兵?这对国家并不是好事,而政委制度就是为这些人准备的良药,有了这个制度,就能很好的解决军队的韧性,朕要的是一支打不垮,扯不烂的国之重器,而不是只知道喝兵血,吃空饷,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当兵打仗的怂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