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学圣使 作品

第85章 朱由校的决心

泰昌元年十二月十三日清晨,天色尚有些昏暗,整个紫禁城被一层薄薄的雾气所笼罩。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阳光逐渐穿透云层,照亮了这座宏伟宫殿的每一个角落。 此时,在乾清宫内,一场重要的朝会即将开始。众多大臣们早已整齐地站立在朝堂之上,他们身着华丽的官服,神情肃穆而庄重。每个人心中都怀揣着对韩爌忧虑以及对案件的期待。

终于,在众人焦急的等待中,朱由校那略显消瘦的身影缓缓出现在了乾清宫的朝会上。只见他迈着沉稳的步伐,一步一步走向那张象征着无上权力的龙椅。待坐定后,朱由校面无表情地扫视了一下下方的群臣,但始终一言不发,只是微微扭过头去,目光投向站在一旁的魏忠贤。

得到皇上明示的魏忠贤,连忙上前几步,恭恭敬敬地向朱由校行了一礼。然后,他小心翼翼地从宽大的袖口中取出一份奏折。这份奏折看上去颇为厚重,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文字,足有数千字之多。

原来,这竟是韩爌在昭狱自尽前所转呈的遗书!韩爌身为内阁次辅以及礼部尚书,位高权重,数十年来在官场摸爬滚打,如今却落得个如此下场,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在这份遗书中,韩爌详细交代了自己能够一路高升至此地位背后的种种缘由。据他所述,晋商范永斗在此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了报答范永斗的恩情,并方便其商业活动,多年来,韩爌不惜违背良心与律法,暗地里犯下了数不清的罪行,那些都是不可饶恕的重罪啊!

一桩桩、一件件罪恶之事,韩爌在遗书中均毫无保留地予以承认。不仅如此,他还进一步供出,河南按察使张思烈、吏部验封主事张光前、国子监教授张光先以及陕西兵粮道副使张光缙父子四人,皆是晋商集团中的成员,并且都深深卷入了那场震惊朝野的间谍案之中。还有成国公朱纯臣、临淮侯李邦镇、阳武侯薛濂、抚宁侯南京京营总督朱国弼、南和伯、东宁伯、安城伯等两京十三位侯伯爵都参与了对后金的陆海两道走私买卖。而左佥都御史曹于汴、前漕运总督、户部尚书李三才、张家口守备张伟、宣府副总兵贺之光等四人皆为晋商同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