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分权(2)
相较于其他几个岗位只是简单地对权限进行重新划分,并明确各自的职责。由都指挥使司更名为提督军务总兵官的各省提督这一变化,则可谓天翻地覆。想当初,都指挥使司身负整个省份军事管理的千钧重担,不仅要处理省内繁杂的军事事务,还需同时接受来自中央兵部以及五军都督府的双重领导与严密监管,其职能地位颇似现今社会中的省级军区。 然而,当这一机构改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衙门后,却意味着朝廷将要大刀阔斧地改革沿袭已久的卫所制度。
遥想大明初立之际,全国范围内设立了多达四百余个卫所,卫所之兵士更是接近两百万人之众。可历经悠悠两百载岁月流逝至今,那份长长的名单之上究竟尚存几何人数?而实际上又真正有多少兵员呢?这些问题已然难以确切统计清楚。
值此国事艰危、急需用兵之际,如此众多无法确定的因素极有可能引发国家局势的动荡不安。正因如此,内阁经过深思熟虑提出相关建议,幸而得到皇帝颔首应允,决定将原有的卫所统统改名为屯田卫。
所谓“撤销卫所抽调兵员打仗的职能”,意思就是要彻底改变卫所一直以来承担的军事作战任务,让其仅仅专注于屯田这一事务。然而,朝廷在此方面并没有采取简单粗暴的一刀切政策,而是给予了各级武将和兵丁一定程度的自主选择权。他们面临着两个截然不同的抉择:其一,脱下世代相传的军装,全心全意投入农业生产;其二,放下手中的锄头,接受各省提督衙门严格的选拔程序,从此专心从事军事活动。
经过一番精心的拆撤与精简操作,并充分考量了各省的实际需求后,最终会组建起数量各异的新军队伍,以充当地方的守备力量。当然啦,在这整个改革过程当中,屯田亩数无疑成为一个极为敏感且备受关注的核心议题。毕竟,这直接关系到众多相关人员的切身利益以及地方经济的稳定发展。
不过话说回来,既然连皇族和勋贵这样强大的势力都能被朱由校顺利摆平,那么对于区区一些地方上的小势力又何足为惧呢?更何况,在完成对各省官员职能的重新调整之后,如果连这么点事情都无法妥善处理好,那可真是令人大失所望啊!如此一来,原本多余出来的那些官员恰好能够顺理成章地回归原位,接替现任者继续履行职责。这样不仅解决了地方管理的问题,同时也省去了中央政府绞尽脑汁去思考如何合理安置这些过剩官员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