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学圣使 作品

第247章 解决土地矛盾的办法(1)

天启三年的大明王朝,犹如一艘在惊涛骇浪中艰难前行的巨轮,注定要经历又一个多灾多难的年份。当秋风渐起,凉意袭来的八月,直隶省平乡这个地方却早在春季便遭受了罕见的大雪封城之灾。厚厚的积雪无情地堆积在城墙之上,将这座小城与世隔绝,居民们被困其中,生活陷入一片困顿与迷茫之中。 与此同时,卢龙、迁安和玉田等多个县城也未能幸免。就在秋八月十五月圆之夜,狂风骤雨突然来袭,如恶魔般肆虐着这片大地。寒冷的气温瞬间降至冰点以下,无数百姓在这场天灾中失去了生命,冻死者不计其数,悲惨景象令人痛心疾首。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灾难并未就此停歇。随着冬季的来临,山西长治和平顺两地更是遭遇了连续三个昼夜的暴雪袭击。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地下个不停,树木不堪重负,纷纷折断倒地。放眼望去,白茫茫的一片,仿佛世界末日降临一般。而在山东的文登和荣成,同样降下了厚达三尺的瑞雪,银装素裹的美景背后,隐藏着的却是无尽的苦难。这只是后话了。

可以说,整个天启三年,北方的直隶、山西和山东等地都饱受着不同程度的冰灾折磨。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天启二年以来,随着甘薯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以及玉米、土豆这些新兴农作物逐渐被百姓尝试种植于北方贫瘠的土地之上,粮食产量得到了显着提高。从全国范围来看,本不应出现严重缺粮的状况。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尽管如此,全国各地仍有数十个县府相继爆发了饥荒事件。饥饿的人们四处流浪,争抢食物,社会秩序开始变得混乱不堪。面对这种局面,各省不得不紧急调动新组建训练的新军前往灾区进行镇压维稳。这一系列突如其来的变故,不仅给普通民众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同时也令朱由校和朝中的文武百官感到焦头烂额。

朱由校并没有发火,他知道,国事艰难,并不会因为他的介入而立马出现好转。人口和土地的矛盾,这是亘古不变的,就算他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也改变不了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