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因祸得福
如果不是自己的女人和子女被殃及鱼池,说不定朱由校还要感谢耶稣会在大明布局几十年的成果,因为借由这个机会,朱由校光明正大的彻底铲除了这颗毒瘤,使得为祸地方的士绅阶级被朝廷的雷霆风暴打击的灰飞烟灭。 虽然朱由校下旨斩杀了一千多欧罗巴人,但是兵仗局还有数百欧罗巴工匠并不是天主教的教徒,得以幸免于难。也正因为如此,有着这些人的帮助,大明军工产业终于迎来了腾飞,这只是后话而已。
这次谋逆案使得高高在上的文官集团遭受了沉重的打击,朱由校趁机让武勋集团重回朝堂。比如,天启四年十一月,他下旨将英国公张维贤抬入了内阁,自此,武人终于迎来抬头的一天。
同日,朱由校还下旨封刚满周岁的次子朱慈烁为金王,封皇长女朱淑嫣为永宁公主,皇次女朱淑婉为怀宁公主。这金王的爵位,皇帝剑指何方,满朝文武自然是心知肚明的。
除了抬张维贤入阁,和册封皇子,公主之外,朱由校还下旨令瑞王、惠王、桂王就藩的旨意。这三位王叔都快四十了,一直滞留京师,这番就藩,也是为了避免日后带来的更多麻烦。
十二月,朱由校下旨为信王选王妃的旨意,并将朱由检的藩国设在了河南信阳,令工部即刻开始为其打造王府。十三岁的朱由检虽然并没有涉及到谋逆案。但是耶稣会原本打算搞死自己然后由朱由检继位的阴谋还是让朱由校感到不安的。及早的确定藩国,给其选妃,也是为了在后世给自己留下一个好兄长的美名。
处理完这些琐碎之事后,朱由校重振精神,开始勉政起来。每个月的三次早朝,以及旬日的小朝,几日一次的上书房奏对,他没有再次缺席过。
因为在审理艾儒略的时候,朱由校得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那就是欧罗巴各国因旧教和新教爆发了激烈的冲突,这是一场由新教和天主教的对立逐渐加剧而引发的战争,虽然才开始不久,但是朱由校相信,这对他来说是天赐良机。这些欧罗巴国家肯定会因为忙于战争,从而减弱了其在亚洲的军事存在,这对大明来说确实是个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