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獠牙(3)
天启六年二月,春寒料峭,乍暖还寒之时,内阁首辅徐光启怀着沉重的心情向朝廷呈上了一份至关重要的提案——有关提高商税和关税之事。这份提案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朝堂上下的广泛关注与热议。 据五个市舶司所呈交的详尽财报揭示,近年来我国出口至日本、朝鲜以及欧罗巴的货物种类繁多,其中尤以茶叶、白酒、丝绸、真丝、棉花以及铁矿石等商品最为畅销,可谓名列前茅。然而,令人忧虑的是,此前朝廷所确立的关税标准实在过低,致使每年从这些贸易往来中征收上来的税款仅有区区六百万两白银。更为雪上加霜的是,自天启五年起,朝廷为减轻百姓负担,毅然决然地降低了田赋。如此一来,天启六年的财政收支状况必将陷入严重的赤字困境,形势岌岌可危。
无独有偶,商税方面亦面临着相似的窘境。根据户部提交的报告显示,尽管天启五年期间商税较以往已然实现了翻倍增长,但鉴于其初始基数本就偏低,即便翻倍之后,仍难以真实反映出全国范围内商业活动的繁荣程度及实际规模。诚然,在过去的两年里,朝廷针对士绅阶级展开了数轮凌厉的打击行动,这无疑给正常的商业运作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与影响。但无论处于何种时代背景之下,商业活动都拥有顽强的生命力,绝不会因个别头部家族的没落或衰败而全盘崩溃、彻底断绝。它宛如一条奔腾不息的江河,纵使途中遭遇巨石阻拦,也会巧妙地绕过阻碍,继续向前流淌。
因此,只要不是朝廷遏制商业的发展,打击掉一些不法商人,并不会影响工商业的发展,这点,获得了户部尚书茅元仪的肯定。于是经过一个月的商讨,最后敲定下来一个新的税额。
自今年四月起始,海关关税发生重大变革,原本维持在百分之五左右均值的税率骤然提升至百分之十的均值水平。与此同时,商税亦经历显着调整,从百分之三的均值大幅上扬至百分之十三的均值。在此番变动之中,针对出口商品的征税政策尤为引人注目。对于出口的铁矿成品,朝廷施以高达百分之三十的重税;而硫磺这一重要物资的出口,则被课以百分之五十的重税,这两项贸易的主要针对者便是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