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学圣使 作品
第398章 日本强藩长州降
天启十四年(1634年)正月十九日,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羽柴秀纲站在船头,他的十万胁从军如钢铁洪流一般从下关港登陆。与此同时,八万朝鲜军也从长门港踏上这片土地,而四万明军则自须佐登陆。 与他们相对的,是长州藩支藩德山藩藩主毛利就隆率领的德山藩两万人马,支藩岩国藩藩主吉川广正率领的岩国藩两万人马,以及藩主毛利秀元率领的长州藩主力五万人。从兵力对比上看,明军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只要有一路明军攻破了面前的敌人,那么长州藩腹地将成为不设防之地,可供其长驱直入。
然而,对于明军来说,形势并非完全乐观。幕府的十万援军正像一片乌云般逼近长州藩,如果不能迅速在长州藩站稳脚跟,那么明军很可能会重蹈被赶下海的覆辙。
羽柴秀纲深知时间紧迫,他必须尽快展现自己的价值。对他而言,唯一的出路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攻克下关,进而进军长州藩的主城萩城。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将胁从军一次性投入战斗,完全不顾及他们的伤亡。
依仗着明国海军的船坚炮利,以及百余门明炮的强大火力,羽柴秀纲对下关城展开了猛烈的攻击。一时间,炮声隆隆,火光冲天,下关城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当城破之时,十万胁从军蜂拥而至,见人就杀,其凶残程度更甚明人。
羽柴秀纲完全有理由对长州藩进行残酷的大屠杀。
关原之战,如果不是毛利家的吉川广家成为了东军的内应,使得西军大败,加上作为前线总指挥的毛利秀元临战逃脱,西军也不至于会惨败。其家族的种种作为,完全辜负了丰臣秀吉的信任。作为丰臣家的继承者,羽柴秀纲完全有理由要以雷霆般的手段彻底灭绝毛利家,给予日本朝野一警醒——丰臣家并未死绝。
毛利就隆并未因为下关城被攻破而有所退缩,虽然他手中仅有两万兵马,但是,他们正在进行的是保家卫国之战,其藩兵战斗意志之强,并不输于羽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