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边疆暗潮涌动(2)(第2页)
即使在天灾频繁、国家经济紧张的天启十七年,明廷对蒙古各部落的恩赐和赈灾数额也并未减少。这无疑显示了明廷对蒙古部落的重视和关怀。虽然有人可能会认为这是明廷为了花钱买平安,但部落首领们更愿意相信,这是朱由校或者说明廷真心实意地将蒙古人视为自己人,并没有把他们当作外人来看待。
这种态度的体现不仅仅是口头上的承诺,更是通过实际行动来证明的。明廷在困难时期仍然坚持对蒙古部落的援助,这让蒙古人感受到了真正的诚意。他们明白,这不仅仅是一种表面的友好,而是明廷真正将民族大融合的理念付诸实践,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号上。
蒙古人或许天真,但他们并不愚蠢。他们能够分辨出真心与假意。尤其是朱由校曾经在酒后对他们说的那番话,更是让他们深感震撼。朱由校说:“明人中大部分是汉族,但汉族并不能代表明人。同理,朱家是大明的,但大明不单单只是朱家的。”这句话虽然简短,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它打破了传统的民族界限和家族观念,强调了国家和民族的整体性。蒙古人从中领悟到,明廷对于民族融合的理解是全面而深入的,并非局限于某个特定的民族或家族。
正是这份信任,蒙古人融入大明这个大家庭的速度很快。
而作为底层的牧民们,也逐渐适应了自己头上有两套管理班子的日常生活。
最近安远伯戚元功是忙碌的,因为根据情报显示,沙俄派来的上万远征军即将抵达贝尔加湖北部地区的基廉斯克、布拉茨克等地。
对于这个陌生的国家和陌生的军队,戚元功便从自身做起。
首先,喀尔喀自治领驻军,123、124、125等三个蒙族骑兵师分别在喀尔喀至蒙古、东西伯利亚、吐鲁番等边界线上,领地范围内展开了剿匪行动。对于所有的未在官方登记造册的、人数超过百人的,所有私人武装进行了严厉的打击。
几年下来,在喀尔喀一直非常活跃的,数支由沙俄境内“逃入”喀尔喀的,或者说喀尔喀本地,数股土匪势力被连根拔起。就算没有连根拔起的,也被蒙骑赶入了沙俄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