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学圣使 作品

第466章 式燧发枪

自进入校场后便一直沉默不语的毕懋康,终于在朱由校的目光扫向他时,如释重负般地松了一口气。他迅速整理了一下身上略显凌乱的服饰,然后深吸一口气,用一种低沉而有力的声音说道:“陛下,微臣在此恭贺陛下!贺喜陛下!” 他的话语如同惊雷一般在人群中炸响,引起了全场的一片哗然。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毕懋康身上,想知道他究竟要宣布什么重要的消息。

毕懋康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兵仗局与军科院的匠工们,经过多年的努力研究,终于在天启九年从南海缴获的英国两门后膛炮上取得了一些成果。”

朱由校的眼睛猛地一亮,原本有些黯淡的脸色瞬间变得光彩照人。他的双手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着,显然是因为太过激动。为了这一刻的到来,他已经等待了整整十六年!

这十六年来,朱由校一直强忍着对兵仗局和军科院的关注,装作毫不在意的样子。他深知军工技术的发展需要时间和耐心,不能急于求成。因此,他默默地支持着匠工们的研究工作,从不轻易施加压力,以免影响他们的进度。

毕竟,军工技术的突破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经历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在这漫长的过程中,兵仗局为了研究那两门后膛炮,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有多少匠工为此献出了生命,又有多少火炮在试验中被炸得粉碎。

然而,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白费。如今,当朱由校再次踏入校场时,他看到学员们已经整齐地席地而坐,而在校场的中央位置,摆放着几样崭新的武器,这些都是匠工们多年心血的结晶。

这些武器琳琅满目,从小到大依次排列着,仿佛是一个小型的武器展览。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新款燧发枪、新式迫击炮以及一门从未见过的火炮。

法国人亨利·马汉,一脸自信地率先站了出来。他从地上轻轻拿起那把燧发枪,宛如捧着一件珍贵的宝物。然后,他开始向朱由校展示并详细讲解这款燧发枪与以往使用的燧发枪之间的区别。

这款燧发枪,从外观上看,与这十几年来明军所使用的燧发枪并没有太大的差异。然而,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它的枪机点火击发方式却有了显着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