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学圣使 作品

第517章 布拉茨克保卫战(1)

天启二十八年(1648年)四月初一,哥萨克头领,西蒙·杰日涅夫率领着十个团6000哥萨克步、骑兵,以及1000多探险队队员组成的后勤部队,浩浩荡荡的从托木斯克出发,剑指布拉茨克。 早在三月一日,从库伦城出发的131、165师已经于四月十日抵达伊尔库兹克城,与驻扎于此的125师汇合。但是,他们并没有第一时间就兵发布拉茨克。

盖因伊尔库茨克城内,一时之间无法妥善的解决三万大军的补给问题。因为,从库伦出发的一万民夫,三万匹骡马携带的军用物资才走了三分之二路程,预计要到四月底方能抵达伊尔库茨克城。

此时的布拉茨克城堡内,26师师长杨光裕,师政委张同敞,一团团长戚泰顺,二团团长鲁允昌,三团团长李懋祖,齐聚一团。沙俄人从托木斯克出发,布拉茨克便在三日后收到了军情。

杨光裕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向后方的战区求援,尤其是当他看到敌人仅仅只是一支由七千多人组成的混编部队时,他心中的信心愈发坚定,决定要与这支部队打一场保卫战。

大明帝国第26师,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天启元年。当时,为了增援辽东战场,戚金率领的浙军一部被改编为第26师。这支部队在大明帝国的一百多个师中,以擅长防御战和热兵器战而闻名,可以说是这方面的祖师级别的存在。

尽管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该师的兵员已经换了一批又一批,但他们的军魂却始终未变。特别是一团团长戚泰顺,他更是这支部队的核心人物之一。戚泰顺是戚金的第三子戚元弼的长子,今年已经三十五岁。他毕业于军官学校,毕业后便毅然投身于第26师,从一名少尉排长做起,一路摸爬滚打,历经无数艰辛,最终成功晋升为上校团长。

整个26师的几位主官,来头都不小。师长杨光裕,明朝凉州杨家将,出自北宋杨家。师政委张同敞,张文忠公居正之长房长孙,从连政委,一路升任到了师政委一职。二团团长鲁允昌,河西庄浪二百年历史的鲁氏土司。三团团长李懋祖,可能其名不扬,可其曾祖却是鼎鼎大名的李成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