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天时和人和
俄军主要集结的方向在乌法和彼尔姆这两个地方。尤其是乌法,它正处于面对东方帝国兵锋的第一线,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在这里,俄军集结了多达十二万的兵力,其规模之大令人瞩目。 而这支庞大军队的主帅,正是多尔衮的老对手——菲多特·阿列克谢耶夫·波波夫侯爵。需要注意的是,自从叶卡捷琳娜失守后,菲多特公爵的爵位被降为了侯爵。沙皇阿列克谢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在前线戴罪立功,以挽回失去的声誉和地位。
菲多特侯爵与大明帝国已经打了多年的战争,对明军的战术和战略有一定的了解。他自认为已经成功地偷师了明军的一些战术,于是在乌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挖掘了数条长达十公里的壕沟。
这些壕沟不仅规模巨大,而且布局巧妙,显然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菲多特侯爵将十二万俄军进行了合理的部署,除了留下一万守城士兵和三万哥萨克骑兵外,其余七万市民军全部被安排进入了壕沟。
这样的安排,其目的不言而喻。菲多特侯爵显然是想利用壕沟来抵御大明军队的进攻,打一场壕沟攻防战。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俄军的防御优势,给大明军队造成巨大的阻碍。
然而,对于菲多特侯爵的这一举动,多尔衮却表现出了不屑一顾的态度。他对朱由校说道:“此人看似偷师了明军的看家本领,但实际上只是学到了一点点皮毛而已。”多尔衮的话语中透露出对菲多特侯爵的轻视,似乎对这场即将到来的壕沟攻防战充满了信心。
而在另一座城堡彼尔姆,这里正集结着一支庞大的俄国军队。这支军队由八万士兵组成,其中包括四万多名俄国精锐骑兵—贵族骑兵残军,两万余名市民军以及俄国最为精锐的火枪兵——两万首都军。
根据军情局的情报显示,自天启三十三年(1653年)正月以来,原本遭受重创的俄国军队总数已经下降到了大约十五万人左右。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不知从何时起,原本财政枯竭的俄国人突然获得了大量的军火,以及源源不断的粮食和贵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