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北欧烽火连天(3)(第2页)
第三排的投掷兵则是这个步兵营的火力支援。他们手持手雷,迅速地向前推进,在接近瑞典人聚集的地方时,将手雷远远地投掷出去。手雷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然后在敌人中间爆炸,掀起一片尘土和硝烟,有效地阻止了敌人的聚拢。
最后一波是迫击炮兵。他们迅速抵近到城墙之下,趁着守军因前面三排士兵的攻击而陷入混乱之际,对所有沿街道和障碍物进行炮击。迫击炮的炮弹如雨点般落下,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碎片四处飞溅,给守军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这一系列的攻击配合得天衣无缝,使得明军的步兵连能够顺利地巩固缺口阵地,并为后续其他兄弟单位的冲锋创造了有利条件。前三排士兵们在炮火的掩护下,如猛虎下山一般,向着城中奋勇冲锋,势不可挡。
明军展现的整套攻城战术的可怕之处,在于它完全打破了欧洲城堡攻防的 “规则”。
欧洲传统攻城要么依赖长期围困,要么靠云梯 / 冲车硬拼,而明军将 “火力压制 - 工程突破 - 精准爆破 - 快速突入” 压缩在数小时内,用 “技术 + 速度” 瓦解了城堡的物理与心理防线。对奥克森谢尔纳而言,他熟悉的 “城堡防御体系” 在明军面前,就像被铁锤砸中的陶罐 —— 看似坚固,却挡不住针对性的一击。
明军仅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攻下了五千守军的塔尔图城堡。奥克森谢尔纳无奈,再次打开城堡大门,带着千余残兵往里加城方向逃去。
对于已经不成气候的奥克森谢尔纳,尤人龙并没有放在眼里,他率领着第2军开始了有条不紊的收拾塔尔图周边的所有城镇。
利沃尼亚,这个曾经充满历史沧桑的地方,见证了无数权力的更迭和领土的变迁。它原先是利沃尼亚公国的领地,在16世纪时成为了波兰-立陶宛联合王国的附属国。然而,命运的齿轮却在1629年发生了转变,瑞典王国的铁骑如狂风般席卷而来,将这片土地纳入了自己的版图,并迅速将其吞并。
如今,塔尔图这座最大的城堡被明军攻占,这一事件犹如一把利剑,刺破了瑞典王国统治的天空,预示着其统治正在逐步瓦解。
时间来到了六月份,明军第22师先锋团如同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抵达了里加城。然而,他们发现奥克森谢尔纳早已如惊弓之鸟般乘船逃离了此地。随着明军的到来,里加城的城门缓缓打开,欢迎着胜利者的到来。至此,明军彻底占据了利沃尼亚地区,他们的兵锋如同一支利箭,直直地指向了立陶宛的库尔兰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