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学圣使 作品

第690章 明荷第二次海战(1)

天启三十九年(1659年)明荷波罗的海海战才过去两年时间,损失了四艘1200吨风帆战列舰的荷兰人,开足了马力,疯狂的造舰。 加上之前剩余的10艘,如今该款战列舰已经达到了24艘。加上其他各种型号的战舰,在北海游弋,保护荷兰本土安全的战舰数量达到了惊人的177艘。如果加上超过1000吨的,可进行改装的商船,荷兰人可一次性出动300艘战舰。

相比较荷兰人的战争潜力,在欧洲的明国北海舰队只有140多艘,14万吨的总吨量,且后续造船速度,根本无法企及荷兰人。

因此,明知在数量上有着明显差距,朱由校也不想再等下去了。

天启四十一年(1661年)三月,刚更名为北海舰队的原北冰洋舰队,倾巢出动,准备前往北海,寻找荷兰主力舰队,寻求决战之机。

四月初三,经过二十余天的逆风航行,大明帝国北海舰队终于在设得兰群岛以西发现了荷兰舰队的身影。三艘 3500 吨铁甲舰如黑色巨鲸浮在水面,舰体覆盖的暹罗铁皮在雾中泛着冷光,主桅杆上 “大明水师” 的龙旗猎猎作响。旗舰 “北京”号的指挥塔里,舰队总司令施琅正用朱由校亲赐的望远镜观察海平面 ——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舰队像银色的鱼群,正疯狂的往荷兰本土逃去。

这是一支二十艘战舰组成的小型舰队,原本,他们的任务是巡逻斯卡格拉个海峡,没想到,这支舰队的司令,小科内利斯·范·特龙普少将,一时兴起,非要来北海之巅—不列颠岛最北端的设得兰群岛游玩一番,结果不巧,让他们撞见了这支规模庞大的明国舰队。

特龙普少将或许是听说过那句名言:识时务者为俊杰。于是他二话不说,调头,升帆,跑路。

对于正餐前的开胃小菜,施琅自然不会放任他离去,于是他派出了二十艘铁甲舰开始了追击,而大部队则紧随其后。

这追逐战连着打了三天三夜。面对一心想要逃跑的荷兰舰队,铁甲舰也没有全力追击,而是黏在他们屁股后面,不紧不慢的追着。铁甲舰充分利用了蒸汽机,一个加速冲到荷兰舰队的周围,用侧翼火炮轰击几轮,在挨上几发荷兰火炮之后,又减慢了追击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