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埋忠骨,钟楼月冷,哭声入土
《大吴史?德佑帝本纪》载:"十四年八月十六日,帝萧桓入大同卫。时城破甫三日,尸骸枕藉如丘,街巷积血盈寸,踏之粘靴,腥气逆人。帝屏驺从,步进十字街,至钟楼旧址。见断柱犹立,铁链缠缚其上,环间血痕紫黑,擦痕宛然 —— 询知为岳峰就缚处。帝遽免冠投地,顿首砖上,血痕与泪相混,恸哭失声,左右侍臣皆俯首不敢仰视,惟闻砖地叩击声与泣声相续。" 《玄夜卫档?扈从录》补:"帝入大同前,玄夜卫百户周显呈岳峰血书残页七纸,内 ' 镇刑司二十七人通敌 ' 语,与钟楼砖缝所获账册核对,墨痕、印鉴毫厘无差。帝执纸于掌中,指腹摩挲血痕,泪落纸页,晕开 ' 通敌 ' 二字。及十字街,见砖缝中嵌断矛,长三尺许,矛尖犹带齿痕,深及三分(后经玄夜卫验视,确为岳峰齿所啮,齿痕与峰生前医案所载臼齿形态吻合)。帝命以素锦裹矛,亲捧之入忠烈祠,袍角沾血犹未觉。"
残城暮,血街砖上蹄痕露。
蹄痕露,断链犹在,恨如缕。
免冠俯,颓垣戟锈埋忠骨。
埋忠骨,钟楼月冷,哭声入土。
八月十六,辰时。大同卫的晨雾裹着三重气息 —— 最浓的是血腥,像陈年的醋坛被打翻,混着淡淡的马粪味;中层是焦糊气,西巷口那棵老槐树的枝桠上,还挂着北元兵悬尸的绳索,绳端缠着半片烧焦的甲叶,风一吹,甲叶碰撞如碎铃;最底是若有若无的米香,来自昨夜巷战中被打翻的粥摊,黏在砖缝里的米粒已发黑,却仍能辨认出是陈米。
萧桓的銮驾碾过街上凝结的血痂,车轴发出沉闷的声响,每碾过一处凸起,车厢里就晃出半盏残茶 —— 那是他凌晨未喝完的,此刻茶渍在案几上蜿蜒,像幅残缺的舆图。他掀开车帘的手指顿了顿,指腹触到帘上的铜环,环上还留着去年秋猎时岳峰替他擦拭的痕迹。目光扫过两侧的断墙:东墙第三垛砖上嵌着支北元箭,箭羽已被血浸成紫黑;西墙的弹痕里卡着半片吴兵的衣料,青灰色的粗布上,用红线绣的 "阳" 字(阳和口的标记)只剩半边。
"陛下,钟楼就在前面。" 周显的声音带着哽咽,他怀里的木匣用锦缎裹着,缎面绣的缠枝莲已被血水浸得发暗。萧桓接过木匣时,指尖触到匣底的潮湿 —— 是周显一路捧着,手心的汗洇透了锦缎。打开木匣,半块麻纸躺在其中,"勿念,死战" 四字的笔锋里还嵌着细沙,那是钟楼砖缝里的尘粒。他突然想起三年前殿试,岳峰的策论铺在御案上,纸角微微卷起,"边事之患,不在外寇,而在中蠹" 那句,自己当时用朱笔在旁批了 "过激",此刻麻纸的褶皱里,仿佛还留着岳峰握笔时指节的压痕,烫得他掌心发颤。
巳时,十字街口的风突然转了向,卷着尸臭直扑人面。萧桓屏退左右,靴底踩在砖上的声响格外清晰,每一步都像踩在鼓面上。钟楼残柱比记忆中矮了半截,断口处的砖茬新崭崭的,是北元兵想推倒时用斧劈的。铁链缠在柱上,最下端的环扣已被挣得变形,链节间的血痕呈喷射状 —— 玄夜卫验尸时说,这是岳峰被缚后仍挥臂击敌,血从伤口溅上去的。
"岳将军..." 萧桓的膝盖重重磕在砖地上,礼帽滚落时,檐角的珍珠擦过血痂,留下道莹白的痕。他伸手抚过柱上的齿痕,那是岳峰被北元兵用矛杆砸脸时,咬柱泄愤留下的,深及砖体三分,齿尖的划痕像把把小剑。突然想起谢渊的奏报:"峰被俘后,北元左贤王命割其舌,峰以齿啮敌腕,腕骨皆露,终未发一声求饶。" 喉间猛地涌上腥甜,他俯身用额头抵着砖面,那里的血渍虽干,却像仍在发烫,"是朕... 是朕让镇刑司扣了你的粮,是朕把李谟的弹劾当耳旁风..." 话未说完,指节已在砖上叩出红痕。
午时,百姓渐集。张老栓的破棉袄里裹着块染血的豆腐布,布角的油渍是岳峰前日吃豆腐时溅的,中央的血印呈掌状 —— 谢渊说,是岳峰中刀后扶过摊案。"陛下," 老人的手抖得厉害,布上的血印被抖得仿佛要活过来,"岳将军前日还说,等退了敌,要带弟兄们来喝新酿的米酒,说... 说我那口子酿的酒,比京师的御酒烈..."
周遭百姓的哭声突然炸开来:卖菜的王婆捧着颗沾血的白菜,那是岳峰帮她从北元兵刀下抢回来的;铁匠铺的李三举着块烧红的铁,铁上的 "吴" 字是岳峰教他打的。萧桓扶起张老栓时,见布上的靴底纹呈放射状,与周显呈来的样靴拓片比对,正是岳峰战靴前掌的纹路 —— 那天巷战,岳峰就是穿着这双靴,在砖上踏出串串血花。"老人家," 他的声音发哑,指腹摩挲着布上的血印,边缘的干硬与中央的微润(是老人揣在怀里焐的)形成奇异的对比,"岳将军说的米酒,朕替他喝。" 接过布时,布角的线头勾住他的龙袍,他顺势将布塞进贴肉的衣襟,那里还藏着岳峰的血书,墨迹透过两层衣料洇出来,与自己心口的温度相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未时,谢渊引着工匠头目至,那匠人手里的尺子还沾着灰 —— 刚从钟楼废墟里量完尺寸。萧桓指着柱上的 "吴" 字,字沟里的血已凝成暗红的晶状:"这根柱子,不许修,不许换。神武爷当年定边时说,' 残垣是最好的城防 ',就让它竖着,让后人看看,咱们的将军是怎么用骨头刻下这个字的。" 又看向钟楼废墟:"此处建祠,用巷战旧址的砖石。东墙那垛带箭的,西墙卡着衣料的,都给我编号砌进去。" 谢渊躬身应诺,忽从袖中抽出卷供词:"陛下,镇刑司旧吏王迁的供词里说,李谟曾派亲随张成来大同,许北元千户 ' 得岳峰首级者,赏银五千两,官升三级 '。张成此刻还在城内,被玄夜卫看押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