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山水 作品

第130章 太子,你的死期快要到了

帅帐之内,空气因阿史那社尔头颅爆裂的闷响而凝固。粘稠的血腥味,混杂着脑浆的气息,缓缓弥漫开来。

在场的将领们,早已见惯了生死,此刻却无一人敢大口呼吸。

他们的目光,全都汇聚在那个缓缓收回脚的年轻身影上。

大元帅,甚至连眼皮都未曾眨动一下。

仿佛他刚才踩碎的,不是一个草原霸主的头颅,而只是一颗熟透的果子。

“传令。”

萧羽的声音,平淡得像是在吩咐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大军休整一日,明日,班师回朝。”

“遵命!”

王虎第一个反应过来,轰然应诺,声如洪钟。

其余将领如梦初醒,齐刷刷躬身,甲胄碰撞,发出整齐划一的铿锵之声。

无人询问为何如此仓促。

也无人质疑这个决定。

当神明下达旨意,信徒,唯有执行。

……

翌日,黎明。

天边的第一缕晨光,还未撕开漠北草原的夜幕。

三十万大军,已经整装待发。

没有欢庆胜利的喧嚣,没有满载而归的喜悦。

只有一片肃杀的沉默。

三十万道目光,汇聚成一股钢铁洪流,静静地等待着他们的统帅。

当萧羽的身影出现在高台之上时,整片大地仿佛都为之震颤。

他没有战前动员,没有慷慨陈词。

只是抬起手,向前,轻轻一挥。

“回朝!”

两个字,如同九天落下的雷霆,砸进每一个士兵的心里。轰!

三十万大军,动了。

如同一头苏醒的远古巨兽,迈开了它沉重的步伐。

大地在颤抖,风云在变色。

这不是凯旋。

这是一场,奔赴向另一座战场的,急行军!

队伍的最前方,是一支三千人的玄甲锐士,由萧羽亲领。

他们是全军的刀尖,人马俱甲,沉默如山。

每一个士兵的脸上,都带着漠北冰原的风霜,眼中,燃烧着不曾熄灭的战火。

他们的速度,快得不像是一支重甲部队。

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推动着他们,撕裂空气,向着南方疾驰。

沿途的驿站,关卡,无不望风披靡。

当那面绣着巨大“萧”字的帅旗出现时,所有的城门,都会在第一时间,轰然大开。

所有的守军,都会在第一时间,跪伏于道旁,连头都不敢抬。

大军过境,如风卷残云。

第三日,午后。

大军抵达一处名为“雁门关”的雄关。

此关,是进入中原腹地的最后一道屏障,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守关的将领,名叫陈光,是太子李建成的心腹。

当探马将萧羽大军即将抵达的消息报上来时,陈光正在与几名副将饮酒作乐。

“什么?萧羽回来了?”

陈光放下酒杯,眉头一皱。

“这么快?太子殿下不是说,他至少还要月余才能打完吗?”

一名副将谄媚地笑道:“将军,管他什么时候回来。这雁门关,可是咱们的地盘。没有太子殿下的手令,谁也别想过去!”

另一人附和道:“没错!听说这萧羽在北边立下不世之功,风头正盛,正好借此机会,杀杀他的威风!也让朝野上下看看,谁才是这大唐未来的主宰!”陈光闻言,脸上露出一丝得意的冷笑。

“说得对。”

他站起身,整了整身上的铠甲。

“这萧羽,不过是秦王手下的一条狗,仗着打了点胜仗,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今日,本将军就让他知道知道,什么叫规矩!”

他大步走出关楼,厉声下令:“传我将令!关闭关门!全军上墙,弓箭上弦!没有我的命令,一只苍蝇也休想飞过去!”

“将军!”一名年纪稍长的副将,面带忧色,“萧元帅毕竟手握三十万大军,又是奉旨出征,我们这么做,是不是……”

“怕什么!”陈光不耐烦地打断他,“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这是为了关防安全着想!谁敢说半个不字?”

“再说了,太子殿下的大计,就在这几日。我们必须将萧羽拖在这里!这是死命令!”

那副将闻言,不敢再多言,只能无奈地叹了口气,前去传令。

很快。

厚重的铁木关门,在刺耳的“嘎吱”声中,缓缓关闭。

数千名守军,涌上城头,张弓搭箭,严阵以待。

整个雁门关,瞬间变成了一座剑拔弩张的战争堡垒。

不多时。

远方的地平线上,烟尘大作。

一面巨大的帅旗,率先映入眼帘。

紧接着,是如同黑色潮水般涌来的玄甲锐士。

那股扑面而来的铁血煞气,让城头上的守军,无不感到一阵心悸。

他们的腿,开始发软。

握着弓箭的手,也开始微微颤抖。

这……这就是击溃了突厥王庭的百战雄师吗?

光是这股气势,就足以让任何敌人肝胆俱裂!

玄甲锐衣在关前百丈处,骤然停下。

动作整齐划一,没有发出一丝多余的杂音。

三千人,仿佛一人。萧羽端坐于一匹通体漆黑的战马之上,连眼皮都未曾抬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