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长安动乱(第2页)
可没有哪一次,像现在这样,让他感觉自己的神魂都在颤栗。
清君侧,诛国贼。
这八个字,从古至今,都只意味着一件事。
谋逆!
这不是试探,不是威胁,这是用九十万大军的刀锋,向着大唐的心脏,长安,发出的开战檄文!
萧羽甚至没有去看李干的反应。
他转过身,重新走向那张属于北韩王的王座,缓缓坐下。
他的动作不快,却带着一种理所当然的镇定,仿佛他天生就该坐在这里,俯瞰众生。
“怎么?”
“本帅的话,你没听清?”萧羽的声音很淡,听不出喜怒。
李干的头颅,重重地磕在了冰冷的地面上。
“属下……遵命!”
他没有质疑,没有劝谏。
因为他清楚,当萧羽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就不是在商量。
那是在宣告一个既定的事实。
“去吧。”萧羽挥了挥手,“找个字写得好的人。本帅的檄文,要让长安城里,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每一个识字的人,都能看懂,都能感受到本帅的怒火。”
“是!”
李干起身,躬身后退,每一步都感觉踩在刀尖上。走出大殿,被殿外的冷风一吹,他才发现,自己的后背,早已被冷汗湿透。
清君侧!
元帅这是要……夺了这天下!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就让他心跳如鼓,一股混杂着恐惧与极致兴奋的战栗,流遍四肢百骸。
乱世,人命如蚁。
与其做任人踩踏的蝼蚁,不如追随真龙,搅动风云,博一个封妻荫子,青史留名!
李干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起来。
他不再犹豫。
元帅的意志,就是他的方向。
他大步流星,穿过王宫的回廊,很快便在一处偏殿,找到了几个瑟瑟发抖的前北韩文官。
这些人,都是田建旧臣,因有些才学,被暂时留用,每日活在惊恐之中。
李干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一个须发半白的老者身上。
此人名为崔敏,曾是北韩国的大学士,一手馆阁体,名满山东。
“你,出来。”李干伸手一指。
崔敏身体一颤,脸上血色尽褪,以为自己死期已至,双腿一软,直接瘫倒在地。
“将……将军饶命!老朽……老朽……”
李干没有耐心听他求饶,径直走到他面前,将一张上好的宣纸和一锭徽墨,丢在他面前的案几上。
“元帅有令。”
“命你,代笔,拟一篇《告长安万民书》。”
崔敏愣住了。
告万民书?
他颤颤巍巍地抬起头,不解地看着李干。
李干没有解释,只是将萧羽刚刚说的话,一字不差地复述了一遍。
“……奸相长孙无忌,构陷忠良,卖官鬻爵!”
“……尚书裴寂,贪赃枉法,蠹国害民!”
“……将军侯君集,私通外敌,拥兵自重!”
“……此三贼,祸乱朝纲,软禁君父,致使天子病重,社稷危殆!”每说一句,崔敏的脸色就白一分。
当李干说完最后一句时,崔敏已经面如金纸,嘴唇哆嗦着,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他是个文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篇檄文的分量。
这哪里是告万民书!
这分明是一封讨贼檄文!一封要颠覆一个皇朝的檄文!
写了,他就是从龙之臣。
可万一……
万一萧羽败了,他就是天下第一的逆贼!要被凌迟处死,株连九族!
“不……不……老朽不敢……”崔敏拼命地摇头,泪水和鼻涕糊了一脸,“此乃传国檄文,非人臣可写,老朽不敢,老朽不敢啊!”
李干的眼神,冷了下来。
他缓缓拔出腰间的横刀,雪亮的刀锋,映出崔敏那张惊恐绝望的脸。
他将刀,轻轻放在了那方墨锭旁边。
“元帅给了你笔墨,也给了你选择。”
“你可以用笔写。”
“也可以,用你的脖子,来试一试我这把刀,够不够锋利。”
李干的声音很平静,却带着不容抗拒的血腥味。
崔敏的哭声,戛然而止。
他看着那柄散发着寒气的横刀,又看了看那张洁白的宣纸。
一边是立刻身首异处。
一边是搏一个渺茫的未来。
他闭上眼睛,两行老泪滚落。
良久,他睁开眼,眼中只剩下了一片死灰。
他颤抖着伸出手,拿起墨锭,开始研磨。
动作生涩,僵硬,仿佛那墨锭有千斤之重。
李干收刀入鞘,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他。
整个偏殿,只剩下磨墨的“沙沙”声,和崔敏压抑不住的,粗重的喘息声。墨,终于研好了。
崔敏提起笔,手腕抖得几乎无法落笔。
他深吸一口气,脑海里回荡着刚刚那些诛心之言,猛地一咬舌尖,剧痛传来,手终于稳住了。
笔落,墨走龙蛇!
一个个杀气腾腾的字,出现在纸上。
“天下兵马大元帅萧羽,泣血叩告长安父老……”
……
长安城。
丞相府的书房内,气氛压抑得能滴出水来。
长孙无忌、裴寂、侯君集,三位大唐权柄最重的大臣,此刻却像是三只被困在笼中的野兽,焦躁,愤怒,又充满了恐惧。
“一不做,二不休!”侯君集身上的煞气最重,他猛地一拍桌子,低吼道,“他萧羽敢送来狼牙,就是没打算给我们活路!与其等死,不如先下手为强!”
“强什么强!”裴寂尖叫起来,他手里的那本账簿,被他捏得变了形,“他人在北疆,手握九十万大军!你怎么下手?派刺客吗?你觉得他的帅帐是那么好进的?”
“那就等他回来!”侯君集双目赤红,“只要他敢进长安,我就能让他有来无回!”
“蠢货!”长孙无忌终于忍不住,厉声喝骂,“他一死,九十万大军群龙无首,北疆必乱!整个大唐都会被拖入战火!这个责任,你担得起吗?”
“那你说怎么办!”侯君集猛地转向长孙无忌,“就这么等着?等着他拿着这些东西,来要我们的命吗?相国,你那颗狼牙,可比我这半块虎符,要致命得多!”
长孙无忌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
侯君集的话,精准地戳中了他最恐惧的地方。
书房内,再次陷入了死寂。
绝望,如同潮水,淹没了每一个人。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门外传来。
管家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脸上满是骇然。
“相……相爷!不好了!外面……外面……”